• 在中國“司法鼻祖”皋陶故地感受德法相融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張晨 分享到 2023-11-14 15:04:24

      當古巴比倫在約3800年前頒布《漢謨拉比法典》時,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已有人把本屬習慣法的刑罰制度化,形成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法治思想。他就是我國歷史傳說中的首位“法官”——有“司法鼻祖”之稱的皋陶。

      皋陶亦名繇,歷經堯、舜、禹三代,曾兩任舜和禹的司法官,在五刑五典與牢獄創制方面為我國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礎。皋陶注重教化、厚德尚法,提出“慎刑”“輕刑”“刑期于無刑”等思想。

      據古籍記載,皋陶死后,葬在今安徽六安一帶,禹把這一帶封給皋陶的后裔,以表彰他的功績,所以六安又被稱為“皋城”。

      位于大別山北麓、長江淮河之間的“皋城”六安,法治精神已成為城市的重要精神符號?!拔覀儾粩鄤撔缕辗ㄐ问?,把公平正義送至千家萬戶?!绷彩懈尢瘴幕芯繒貢L李德云說。

      多年前,由于山區交通不便,在當地打個官司,路上來回就得耗費小半天。為解決這一問題,六安基層法院從2015年開始便在交通不便地區設立“巡回法庭”,為老百姓提供上門庭審服務。

      基層庭審人員背著國徽,帶上電腦、攝像頭、網卡等設備,通過“便攜式科技法庭系統”,對巡回法庭開庭現場進行實時拍攝,并通過網絡實現庭審現場直播,方便監督部門對庭審現場進行實時監督。

      2021年3月,六安市金安區人民法院三十鋪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林木損害賠償糾紛。立案后,該法庭庭長祝萬浩決定把庭審現場搬到受損林地旁,并請遇到類似情形的村民到場旁聽。

      聽完庭審后,當事人和農戶紛紛表示“現場調查、實地辦案,這樣的判罰讓人信服”。該案巡回審理后,其他受損農戶的賠償問題也很快得到解決,起到了“審理一案,化解一片”的作用。

      “雖然現在交通基礎設施有了改善,我們依然堅持把‘巡回法庭’搬到老百姓身邊,讓大家‘零距離’接受法治教育?!绷彩兄屑壢嗣穹ㄔ盒烫幐碧庨L汪坤說。

      2023年1月,祝萬浩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談起工作經驗,他特別提到了自己的秘密武器——調解。

      在三十鋪人民法庭一樓“皋小法”調解室,一張圓玻璃桌,上面擺著花瓶,旁邊幾個小沙發,氛圍十分溫馨。

      “最高峰時,我們一年立案數近1300件,但調撤率達到55%?!弊Hf浩坦言,像勞務、離婚、民間借貸、買賣合同等糾紛,用調解方式平息矛盾,所產生的社會效果最好。

      在六安市皋陶社區,當地法院還在社區設立了“皋小法”驛站,建立法官工作室,開展糾紛聯調、巡回辦案、普法宣傳等工作。

      “我們堅持德教為先,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咨詢法官,就地化解鄰里、家庭矛盾?!备尢丈鐓^黨總支書記匡開平告訴記者。

      過去一年,當地法院累計走進該社區20余次,“皋小法”驛站已成為社區法律宣傳和糾紛化解的重要陣地。

      皋陶社區原為皋陶村,因皋陶墓在村的東北角而得其名。皋陶墓為圓形土冢,周長97米,高6.2米,上有黃連木一棵,形同華蓋。

      當地文物部門為皋陶墓配了一位專屬守墓人——黃其兵。老人今年88歲,已經守護皋陶墓10年。每天一早起床后,他通常會繞古墓巡視一周,撿拾垃圾,打掃衛生。遇到游客過來參觀,他會進行義務講解。

      “從小我們就聽大人說,皋陶與堯、舜、禹生活在同一個時期,是我們當地的名人。能夠守護他的墓,很有意義?!秉S其兵說?! ?記者劉方強 周暢 趙一寧)新華社合肥電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