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鼓勵構建“數字遺址公園”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9-17 16:16:23

    9月17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我省將推動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到2027年,我省考古遺址公園數量達到20個。同時鼓勵構建“數字遺址公園”。

    大遺址是實證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資源。為統籌推進大遺址的保護研究和活化利用,促進全省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省文旅廳編制制定了《安徽省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我省將堅持保護第一、考古支撐、合理利用、融合發展基本要求,打造一批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標,進一步提升考古遺址公園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到2027年,圍繞“人類起源”“文明起源”“楚漢文化”等主題,我省考古遺址公園數量將達到20個。

    《意見》指出,遺址保護應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城鄉建設需求,統籌開展遺址公園文物本體搶救保護、周邊綜合整治和安全防護設施、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實施明中都、武王墩、孫家城等一批保護項目,實現遺址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綜合保護。常態化開展文物本體及遺址環境監測的預防性保護與智慧管理,建立遺址應急監測與預警機制,建設凌家灘等遺址監測中心。加強垃圾、污水等環境污染防治,不斷改善遺址公園生態環境,實施雙墩、繁昌窯、垓下等遺址環境治理項目。

    我省將制定完善考古和研究計劃,持續推進東至華龍洞、和縣猿人、武王墩、壽春城遺址等考古發掘。同時實施遺址展示提升工程,重點建好遺址博物館和考古工作站,通過多種手段,全面揭示遺址的歷史、藝術、科學、文化、社會等價值,增強參與性、趣味性和吸引力,推動考古成果向大眾化、科普化轉化,讓觀眾游客看得進、看得懂。建設垓下、武王墩、繁昌窯、明中都等遺址博物館、保護展示棚、展廳等展示場所,系統展示遺址的發現、發掘、出土文物、研究成果以及相關歷史文化知識。

    為了將考古遺址公園從“靜態陳列”變為“動態交互”,從“單向輸出”轉向“多向對話”,我省將運用AI、AR、VR等技術,更好地提升游客體驗感。建設線上數字平臺、虛擬展覽和數字藏品,鼓勵構建“數字遺址公園”。同時提煉文化元素,開發全息互動投影、夜間光影秀等沉浸式互動體驗產品,研發影視、動漫、游戲等特色文創。在遺址公園周邊合適區域,結合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等,謀劃布局演藝、文創街區、藝術展示區、主題民宿、生態旅游等新場景、新業態、新空間項目,推出“遺址觀光 + 文化體驗”“生態休閑 + 歷史探秘”等復合型旅游線路,不斷拓展游客旅游體驗空間。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