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蚌埠客戶及市民朋友:
近期,電信網絡詐騙劇本迭代,已從“聲音合成”升級為“AI換臉+實時共享屏幕”,并專門瞄準老年群體。交銀人壽蚌埠中心支公司結合本地真實案例,為您整理以下風險提示,請務必轉發給家中長輩。
一、AI換臉“孫子出事”
(一)案例:懷遠縣一位七旬老人接到“孫子”視頻電話:畫面逼真,聲音熟悉,“孫子”哭著說開車撞人需20萬元私了,并發來“警官”二維碼。老人差點掃碼轉賬,幸好被柜面工作人員勸止。
(二)識別:1. 視頻通話僅3-5秒就掛斷,隨后改為語音——對方怕露餡;2. 要求轉至“安全賬戶”或個人銀行卡,而非交警對公賬戶;3. 拒絕線下見面,謊稱“案件保密”。
(三)對策:1. 任何“親人出事”先撥打子女或孫輩原號碼核實;2.問一件只有真孫子知道的私事(如小學班主任名字)即可拆穿。
二、“共享屏幕”遠程指導退保
(一)案例:龍子湖區客戶陳女士接到自稱“交銀售后”的FaceTime來電,對方以“協助升級保單”為由,引導陳女士打開“共享屏幕”,并登陸手機銀行查看“資產證明”。結果驗證碼被窺視,賬戶被轉出5萬元。
(二)識別:1. 官方客服不會使用FaceTime或添加個人微信; 2. “共享屏幕”是詐騙高頻工具,任何要求下載遠程軟件的都屬高危。
(三)對策:1.果斷掛斷,通過95559回撥核實;2.手機設置→關閉“允許陌生人屏幕錄制”權限。
三、“養老社區名額”非法集資
(一)案例:禹會區某“高端養老說明會”宣稱“交銀人壽內部名額,預付5萬元鎖定入住權,年化返利10%”。經查,該場地并未與我司合作。
(二)識別:1. 以“限時優惠”“內部名額”制造稀缺;
2. 收款賬戶為個人或對公但非“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全稱。
(三)對策:1.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輸入收款賬戶名稱→查看經營范圍是否含“保險”“養老社區”;
2.要求出具蓋有“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票專用章”的正式發票,否則拒絕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