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今年或建成開放凌家灘、雙墩等遺址博物館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4-22 15:02:30

    4月22日,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今年將推進武王墩、明中都等重點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建成開放凌家灘、雙墩等遺址博物館。同時建成省文化館新館和省非遺館,新建6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加快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最近幾年,我省“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持續升溫。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郎溪磨盤山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華龍洞人被證實為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安徽博物院入選國家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總數達到6個,居全國第1位。創新舉辦“多彩非遺 徽韻流芳”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交流展示活動。

    據省文旅廳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今年將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進武王墩、明中都等重點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建成開放凌家灘、雙墩等遺址博物館。加快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創新發展黃梅戲文化,出版黃梅戲曲本典藏叢書。推進百項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非遺傳承薪火行動,認定一批省級非遺工坊,爭創新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推出一批博物館精品展陳項目,擴大“我在博物館畫文物”等社教品牌影響力。

    因地制宜發展冰雪旅游等業態產品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全域旅游發展,先后創建5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4個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我省將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構建“一區三圈四帶”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推進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設,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加快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旅游圈發展,建設科創旅游高地和環巢湖等重點片區,建設全省文旅樞紐城市。打造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旅游圈,建設全國紅色文化傳承地。推進皖北文旅融合發展圈建設,構建皖北旅游大環線。以文為魂、以水為脈,加快建設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文化旅游帶。

    省文旅廳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將深入推進“百景提升”行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對標建設一批4A級以上旅游景區、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和休閑街區。促進文旅與科技、工業、農業、教育、體育、康養等跨界融合,推出世界遺產之旅、心靈休憩之旅、生態康養之旅、科創研學之旅、紅色育人之旅、考古探源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優化親子游樂服務,開展全國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培育一批優質研學旅游品牌和企業。發展銀發經濟,擴大適老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發展特色旅游,因地制宜發展冰雪旅游、避暑旅居、低空飛行、旅游列車、時尚國潮等業態產品,支持舉辦首秀、首演、首展等活動。

    同時,我省還要完善全域旅游服務。推進旅游交通便捷化,有序開通國際和地區航線。加強路景融合升級改造,新建一批生態停車場,優化一批游客集散中心及服務中心,完善充電樁、旅游廁所、多語種標識標牌等設施。推進旅游監管精細化,開展全國旅游市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建設試點,完善投訴統一受理與快速處置機制,做好旅游公共信息發布服務。深入開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務行動,營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建成省文化館新館和省非遺館

    當前,基層群眾對優質文化服務需求越來越強烈。對此,我省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培育了“送戲進萬村”等文化服務品牌。下一步,我省將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建成省文化館新館和省非遺館,新建6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加快省圖書館新館立項,推動市有“五館一院一廳”、縣有“四館一院”、區有“三館”建設。推動文化場館拓展旅游服務功能,支持與旅游服務中心(驛站)一體建設。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運行保障機制方面,我省將出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指導意見及服務清單,推廣“訂單式”“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深化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優化“四館一院”聯盟機制,建立全省閱讀推廣項目資源庫、全省群眾文化活動節目庫。在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方面,我省將推動優質公共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實施送戲“十百千萬”計劃,舉辦16場省級展演活動、100場市級展演活動、1500場縣級展演活動,帶動全省每年舉辦文化活動15000場以上。創新舉辦第十屆中國農民歌會,打響安徽群眾文化特色IP。支持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策劃推出高品質特展。

    與此同時,我省將加強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搭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擴大數字化文化服務供給總量。利用5G、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快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智能化信息化服務水平。重點開發一批云閱讀、云展覽、云演出等數字資源,為群眾提供“云端”“指尖”服務。

    打造四大主題鄉村旅游集聚區

    鄉村旅游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我省近年鄉村旅游發展呈現良好態勢,2024年全省鄉村旅游累計接待3.7億人次,增長7.7%;累計旅游花費3085.5億元,增長10.9%;帶動就業人口95.8萬,富民效益顯著提升。下一步,我省將聚焦文化賦能、業態創新、服務規范、品牌提升等重點,深入推進打造“皖美休閑旅游鄉村”行動,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助力全省旅游總收入突破萬億目標。

    據省文旅廳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探索“點狀供地”模式,破解土地要素制約,打造皖西、皖中、皖南、皖北四大主題鄉村旅游集聚區,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集聚區。實施“微創意、微改造”工程,挖掘鄉村特色,打造“一村一主題”特色村落。推動“皖美民宿”品牌升級,爭創全國甲乙級民宿總數超過20家,培育“皖美金牌民宿”350家。開展皖浙民宿對標提升行動,促進皖南提質、皖北擴量,推動文物藝術品融入民宿場景。

    另外,我省還將推出“鄉村旅游+”融合項目,串聯非遺、美食、紅色文化資源,打造10條以上特色精品線路,培育“新場景+新體驗”示范項目。創新“皖美好味道擂臺賽”,推出“一食一村一宿”主題線路,線上線下評選“皖美鄉味”TOP10,激活鄉村文旅消費。

    打造聯程國際精品旅游線路

    隨著過境免簽240小時政策擴圍至我省,2024年,全省入境旅游快速增長,入境旅游人次、國際旅游收入分別增長94.8%、124.1%。今年,我省將圍繞實現入境旅游倍增目標,多角度塑造安徽文旅國際化形象,制作推出安徽入境游宣傳片、攻略指南片、宣傳折頁,多語種安徽旅游地圖,240小時過境免簽服務手冊等入境游宣傳品。

    同時高質量舉辦第十五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聯合舉辦RCEP成員國友城文旅合作對話會。參與“一帶一路”文旅交流合作,支持黃山市等重點旅游城市申請加入絲綢之路城市旅游聯盟。加強與長三角入境游頭部旅行商合作,引導入境游客分流入皖。支持各市開展聯合營銷,加強游客互送。充分發揮安徽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山川秀美的優勢,建立國際旅游線路精品庫,豐富旅游業態,打造聯程國際精品旅游線路,為外國游客提供更多文旅消費選擇。在合肥、黃山機場及高鐵站建立完善“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入境游客提供通訊、交通、文旅等方面服務。聚焦“食、住、行、游、購、娛”等場景,打造“皖美支付 便利服務”品牌,更好滿足境外游客消費需求。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