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筆記】佛跳墻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3-10 08:19:54

    福州的H先生見我去了榕城,約我第二天去吃佛跳墻。他如此厚愛,我有些受寵若驚,這是垂涎已久的一道福建名菜。幾十年前就聽說了,只知其名,不知其味,H先生要讓我一飽口福了。

    第二天上午臺風帶來的暴雨剛歇,他就開車接我了。水洗過的福州,清新怡人。閩江穿城而過,寬闊浩蕩,雖沒有婉約的靈性,江海連接處,還是有壯觀的水天一色。

    天色尚早,H先生領著去看南后街。到后才知,此乃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林則徐、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皆在此生活過,痕跡猶存,不由得心生敬重,腳步也輕緩起來。

    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墻瓦屋,曲線山墻。臨街的店鋪,不少是閩地風味小吃。我們進去吃了碗外形似餛飩的“肉燕”。 所謂“肉包肉”, 皮是用肉捶成的,薄如蟬翼,鮮美無比。這里還有展示福建風情民俗的館所,林林總總,眼花繚亂。一副黃庭堅所撰的對聯吸引了我: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字是誰寫的呢?蒼勁有骨,古色古香,讓我品咂好一陣子。

    進進出出,走來走去,我突然發現H先生想的周全、細致:佛跳墻乃閩菜第一招牌,受用之前,得“惡補”一下八閩大地的歷史文化,順便也練練腳力,活動身體,把胃口騰空。

    佛跳墻之所以名揚四海,名字甚是重要,人恃衣裳馬恃鞍,道理是一樣的。有一種傳說,是唐朝的高僧玄荃,往福建少林寺途中,路過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墻人家以“滿壇香”宴請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墻而入一享“滿壇香”。

    更流行的說法是,佛跳墻原名福壽全,光緒年間福建布政使周蓮的衙廚鄭春發,在主人家學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進,鄭春發后來開“聚春園”菜館,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香氣四溢,其中一秀才詩興發作,也想賣弄一下,當即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從此改名為“佛跳墻”。飲食是離不開文化的,秀才也沒有白吃白喝?,F在一些飯店的菜肴挺不錯,可惜菜名缺乏推敲,精煉不足且俗氣粗陋。好菜得要有叫得響亮的好名頭,得請請文化人去幫忙!

    當我們剛走進一家以做佛跳墻聞名遐邇的老店,就伸長鼻子搜索起來,氣息卻與一般酒店無異。我們入室坐定,看一道道菜流水般地上來。H先生殷勤地請吃,我們則矜持地吃請,畢竟壓軸菜還沒上,得悠著點。當酒過五巡,一個古樸的小壇端放眼前,我竟有了些當眾開彩的感覺。據說原汁原味的佛跳墻有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猶如一部票房極高的大片,眾大腕薈萃云集。我面前這道佛跳墻,估計是個簡約版,但海參、干貝、鵪鶉蛋、豬肚、香菇、筍尖、蹄筋、火腿一應俱全,鮑魚身居其中,模樣很是突出。

    乍看頗含蓄內斂,稍稍一撥拉,酒香與各種香氣混合的氣息裊裊而出,直入心脾,很撩人的。若遇上《水滸傳》魯智深之流,不知多少壇才夠消受。行文至此,口中腺體分泌又活躍起來,恕不能將其味之妙一一鋪陳道來,只能作如此宏觀表述:軟嫩柔潤,濃郁純香,酥而不爛,味中有味。不足之處是湯汁上漂著一層油,肥膩了些。喧賓奪主,蓋過了海鮮的風頭?;蛟S是閩菜的風格使然。

    酒酣菜飽,我與H先生拱手道別。望著他喝得酡紅的臉,一再邀他去我老家徽州一游。見H先生欣然應諾,我想接下來該請他吃什么呢?就腌篤鮮吧,算是徽菜里一道功夫菜,陳年火腿,時令冬筍,文火慢燉,不知能否與佛跳墻“PK”一下?

    許若齊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