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鄰居移居外省,房子掛出去兩三年之久,一直未能脫手。自去年起,開始出租。
搬來的是一個三口之家,老倆口、小兒子。兩位老人,目測八十五朝上的年歲,小兒子大約四十左右。
老人還有一個大兒子,居隔壁單元樓,當初買下的是我們系統內職工的房子。據我觀察,老人大兒子亦育有兩子。有一階段,大兒子早晨送小孩過來,讓母親幫帶。他們目前與小兒子一家三口同住。
常遇見大兒子,來這邊一樓看望老人。
兩位老人,身體是很不好的。老太太不曾出門過,有一陣,凌晨時分,大聲咳嗽??赡芊斡袉栴},是拼力咳嗽才能大聲將痰卡出的程度。夏天時,有一次,她喘得厲害,大兒子將車開至門前,匆匆將其送醫。
聽他們口音,應來自淮河平原。
老先生走路遲緩滯重,顫顫巍巍,帶著隨時要跌倒的危機感。夏天,天尚亮,老先生便出門,于樓后空地慢慢走路。隔三岔五,我出單元門,見他獨自一人,抖抖索索將電動輪椅推出門檻,艱難而緩慢,氣喘吁吁……我總是快速搶先一步,協助將單元門敞至最大限度,但非常害怕他一頭栽倒……一次次,慶幸涉險過關。
有時,他坐輪椅去門口藥店買藥。有時,拎些水果回來。
一次,遇九樓鄰居,忽然與我吐槽:人老遭罪喲,你樓下老人那天在單元樓門口跌倒,我扶都扶不起,只有打電話給物業叫來人幫忙,老人倒地上都失禁了,地上一攤小便……
確乎印證了我長久的擔心。
一日,下班回,天已黑透。急匆匆到門口,看見五樓鄰居與另一單元鄰居,正一人扶著老人一只胳膊。老人又跌倒了,可能。
這一對老人大約來自縣城,退休金想必不多,勉強維持生活。甚至2500元的月租,大抵也為大兒子所出。
我們小區,因有市政供暖,頗得老人們青睞。近年,陸陸續續看見中介帶領老人們前來看房。到了冬天,有四五位老人同時被阿姨們推出曬太陽。
我這人同理心太重。每次遇見樓下老人危機四伏的身體,滋味復雜。他的大兒子尚在工作中,兒媳忙于家務兼帶小孫女,根本抽不出時間前來照顧這一對太祖輩老人。
豈不是典型的老無所依老無所養?送養老院,至少七八千月費吧。
樓下老人炒菜,不知忘開抽煙機,抑或純粹為省電故意不開,每每油煙四起,直竄我家廚房、餐廳。他們吃的還是那種油煙濃烈的菜籽油。
春天時,老人大約在艾灸,嗆鼻的煙熏味自門縫外竄,等電梯時總能聞見。到了冬天,我還能聞見他們家用原始煤球爐燉牛肉的氣味,那股二氧化碳嗆人的窒息感夾雜著噴香的鹵牛肉味,令嗓子奇癢而咳嗽。也可能是我的錯覺,根本就是牛肉小火燉在煤氣灶上而未開抽煙機導致的煤氣泄漏。
這些均可在承受范圍內。
最受不了的是,每當午休時分,他們在家拖動桌椅發出尖銳刺耳的噪音,簡直令人抓狂。并非持續拖動,而是間歇性的。當剛剛調整好呼吸平復心情即將滑至夢境邊緣,噪音又起,嗞嗞嗞,嗞嗞嗞,嗞嗞嘰嘰,嘰嘰嘎……有時,這奇幻之聲還拐個小彎兒。大中午的,不閉目養神,難道拖動桌椅鍛煉身體么?
有時不免抱怨,家屬開導,人老了,沒力氣搬起椅子了,只能在地上拖。
椅子那么輕,再拖,也不至于發出那么大的噪音啊,可能是移動家具吧。深感無奈,他們偏偏喜歡午后規置家具。
老人行為,無理性可言。怎么辦?唯有忍受。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人類愈發長壽。尤其發展中國家,老無所養的矛盾愈發加劇。拋開擁有優厚待遇的八千萬公務員、若干事業編人員以及在食物鏈頂端的千分之一人員,中國有數億老人即將面臨高壽帶來的尷尬處境。
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一如大山橫亙。僅僅“養老”這座山,是這塊土地上的多數人無法逾越的。他們晚年的尊嚴,會被這座山碾為齏粉。
(米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