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休寧縣獲悉,當地村民發現一只受傷“野鴨子”,經查詢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遂報警求助,并連夜被送往安徽省皖南國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辨認,確為中華秋沙鴨。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野鴨,在地球上已經生存1000多萬年,成為如活化石般孑遺動物。中華秋沙鴨的棲息繁殖地現已呈孤島狀,破碎化嚴重,中國能夠確認的繁殖地主要有兩處:一處是吉林的長白山,另一處是小興安嶺林區。中華秋沙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為EN(瀕危)等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等級。
目前由于翅膀傷勢暫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救助中心為其提供舒適環境、充足食物和醫療護理,助其康復。值得一提的是,救護中心積極與黃山學院生命與科學學院展開合作,共同對中華秋沙鴨的習性展開深入研究。學院的科研團隊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密切觀察中華秋沙鴨在救助期間的行為模式、飲食習慣以及生理特征變化等。通過對其習性的研究,希望能進一步了解這一珍稀物種的生存需求,為其在野外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保護策略。
(程真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