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茶,所以愛壺。
在我收藏的各色茶壺中,有一把紫砂壺地位特殊。這是紫砂藝術家崔龍喜老師手把手教我和女兒一起做出來的。
這把紫紅色茶壺,始終是我的珍愛之物。壺身是一個可愛的胖墩,壺把弧線流暢,盈盈一握滑如嬰兒肌膚。壺嘴微微翹起,質樸可愛,像極一個想要更多零食而不得的孩子撅起的小嘴。壺蓋嬌小俏皮又挺拔,像美人秀氣的鼻梁。壺上刻著我寫的話:滿湖春色邀明月,一斟清風醉九州。
用這紫砂壺泡茶,綠茶如水洗碧玉,紅茶如云煮朝霞。就一本好書,品一口好茶,不僅洗滌了心靈塵埃,也消融了靈魂脂肪。
八年前的夏天,我們穿過一幢白墻黑瓦、雕龍刻鳳的徽派建筑,來不及欣賞屋內不同朝代的字畫、石碑、牌匾以及閨閣小姐們用過的梳妝臺,就來到滿目清翠的江南園林式院落。 沒曾想,這院落很快便成為我和女兒上課的教室。給我們上課的就是院落主人崔龍喜先生,作為獲獎無數的紫砂藝術家,他有十件紫砂壺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閣。
那天,崔老師一旦開口,話如滔滔江水奔騰而來:“它從盛世大唐的沃野上緩緩向今天走來,它穿越了千年時空來到眾生之中,它是大唐最牛的牛,是唐代五牛圖的頭領,它將帶來盛朝的福氣,還會聚齊高貴的牛氣……”彼時,他正指著那件紫砂牛,穿藍布短衫、板寸短發的崔龍喜挺著筆直腰板,站在寬大明亮的紫砂壺展示柜前,聲如洪鐘,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手舞足蹈,時而陷入沉思。他將我們帶進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手下的每把壺,都有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有其來處。
比如那把《呼喚壺》,便在他人生第一次見到大海時,年已47歲,一時聊發少年狂,不顧一切跳入波濤洶涌的大海,直到警戒人員將他強行拽回安全地帶。海泳沒有盡興,但這把壺卻讓他留住了波濤,狂攬大獎。還有那把《陶魂壺》,他到巴東采風,被粗曠、原始的裸體纖夫們深深震撼,而發出:“聲如哀號身如弓,農人心酸幾多重”的感嘆,流淚創作了這把廣受好評的壺。
踐行壺以載道的他,制壺其實也是為了闡釋、散發他悲天憫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用紫砂開掘了與古代圣賢對話的獨特通道。聽他講壺,女兒美沁和我皆迷戀于他小茶壺中的大乾坤。
課不是白聽的。崔老師給我和女兒各發了一塊濕潤的泥土,“現在開始動手了?!贝蘩蠋熣f:“好好學啊,這可是你們將來自己的紫砂壺”。我和女兒一半興奮、一半惶恐地玩起了兒時的“摔泥巴”。
學藝一周,崔老師一遍又一遍給我們示范,手不釋泥地拍、打、刮、捏,他要求我們做到:心中有壺,眼中無物。他說,看似制壺,實是修心。他反復提醒我們在捏制過程中,如何掌握濕度和力度。紫砂土過于干燥會導致裂紋,過于濕潤可能會影響造型。他教誨我們,設計壺的比例要協調,壺身、壺嘴和壺把的比例要合理,既要美觀又要實用。在制作過程中,要預留好通氣孔,以便于在燒制過程中氣體的排出,避免壺體出現裂痕。
在制作過程中,崔老師叮囑我們注意細節的雕刻與打磨,如壺嘴的彎曲度、壺把的舒適度等,增加壺的美觀和實用。設計時不僅要美觀,也要考慮到茶葉的浸泡效果和飲用時的便捷。
那些天,崔老師一邊為我們上課,一邊用他喜歡的粉灰色方型紫砂壺,為我們泡了一壺壺碧螺春、金駿眉。說來得好好感謝中國簡報社長王榮泰先生的引薦。
我們這間做壺的老屋也有來歷,陶藝鑒賞家高明君先生告訴我們,這棟徽派建筑,是崔老師來安徽采風時,驚見這棟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大夫第”正準備拆除,他迅速籌集巨資買下來,再完好無損地搬到宜興。此后這里便成為他源源不斷作品的溫床。
回到紐約后,時時回想起崔老師和那間“樂砂藝術館”。突然有一天,我在曼哈頓閑逛,抬頭驚見崔大師和他的龍喜紫砂壺赫然在時報廣場的彩色大屏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冥冥中的時空相見。崔老師曾被清華大學藝術系請去上了一個多月的課。而崔老師當年在我女兒心里播下的藝術種子,早已發芽開花,女兒從哈佛大學藝術系本科畢業了。
行文至此,已是初冬。崔老師的生日隨著初冬的腳步臨近,僅以此文提前祝恩師生日快樂!
(周德芳)
【橙筆記】一捧紫砂在心頭
安徽商報
張雪子
2024-11-25 10:12:07
因為愛茶,所以愛壺。
在我收藏的各色茶壺中,有一把紫砂壺地位特殊。這是紫砂藝術家崔龍喜老師手把手教我和女兒一起做出來的。
這把紫紅色茶壺,始終是我的珍愛之物。壺身是一個可愛的胖墩,壺把弧線流暢,盈盈一握滑如嬰兒肌膚。壺嘴微微翹起,質樸可愛,像極一個想要更多零食而不得的孩子撅起的小嘴。壺蓋嬌小俏皮又挺拔,像美人秀氣的鼻梁。壺上刻著我寫的話:滿湖春色邀明月,一斟清風醉九州。
用這紫砂壺泡茶,綠茶如水洗碧玉,紅茶如云煮朝霞。就一本好書,品一口好茶,不僅洗滌了心靈塵埃,也消融了靈魂脂肪。
八年前的夏天,我們穿過一幢白墻黑瓦、雕龍刻鳳的徽派建筑,來不及欣賞屋內不同朝代的字畫、石碑、牌匾以及閨閣小姐們用過的梳妝臺,就來到滿目清翠的江南園林式院落。 沒曾想,這院落很快便成為我和女兒上課的教室。給我們上課的就是院落主人崔龍喜先生,作為獲獎無數的紫砂藝術家,他有十件紫砂壺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閣。
那天,崔老師一旦開口,話如滔滔江水奔騰而來:“它從盛世大唐的沃野上緩緩向今天走來,它穿越了千年時空來到眾生之中,它是大唐最牛的牛,是唐代五牛圖的頭領,它將帶來盛朝的福氣,還會聚齊高貴的牛氣……”彼時,他正指著那件紫砂牛,穿藍布短衫、板寸短發的崔龍喜挺著筆直腰板,站在寬大明亮的紫砂壺展示柜前,聲如洪鐘,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手舞足蹈,時而陷入沉思。他將我們帶進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手下的每把壺,都有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有其來處。
比如那把《呼喚壺》,便在他人生第一次見到大海時,年已47歲,一時聊發少年狂,不顧一切跳入波濤洶涌的大海,直到警戒人員將他強行拽回安全地帶。海泳沒有盡興,但這把壺卻讓他留住了波濤,狂攬大獎。還有那把《陶魂壺》,他到巴東采風,被粗曠、原始的裸體纖夫們深深震撼,而發出:“聲如哀號身如弓,農人心酸幾多重”的感嘆,流淚創作了這把廣受好評的壺。
踐行壺以載道的他,制壺其實也是為了闡釋、散發他悲天憫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用紫砂開掘了與古代圣賢對話的獨特通道。聽他講壺,女兒美沁和我皆迷戀于他小茶壺中的大乾坤。
課不是白聽的。崔老師給我和女兒各發了一塊濕潤的泥土,“現在開始動手了?!贝蘩蠋熣f:“好好學啊,這可是你們將來自己的紫砂壺”。我和女兒一半興奮、一半惶恐地玩起了兒時的“摔泥巴”。
學藝一周,崔老師一遍又一遍給我們示范,手不釋泥地拍、打、刮、捏,他要求我們做到:心中有壺,眼中無物。他說,看似制壺,實是修心。他反復提醒我們在捏制過程中,如何掌握濕度和力度。紫砂土過于干燥會導致裂紋,過于濕潤可能會影響造型。他教誨我們,設計壺的比例要協調,壺身、壺嘴和壺把的比例要合理,既要美觀又要實用。在制作過程中,要預留好通氣孔,以便于在燒制過程中氣體的排出,避免壺體出現裂痕。
在制作過程中,崔老師叮囑我們注意細節的雕刻與打磨,如壺嘴的彎曲度、壺把的舒適度等,增加壺的美觀和實用。設計時不僅要美觀,也要考慮到茶葉的浸泡效果和飲用時的便捷。
那些天,崔老師一邊為我們上課,一邊用他喜歡的粉灰色方型紫砂壺,為我們泡了一壺壺碧螺春、金駿眉。說來得好好感謝中國簡報社長王榮泰先生的引薦。
我們這間做壺的老屋也有來歷,陶藝鑒賞家高明君先生告訴我們,這棟徽派建筑,是崔老師來安徽采風時,驚見這棟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大夫第”正準備拆除,他迅速籌集巨資買下來,再完好無損地搬到宜興。此后這里便成為他源源不斷作品的溫床。
回到紐約后,時時回想起崔老師和那間“樂砂藝術館”。突然有一天,我在曼哈頓閑逛,抬頭驚見崔大師和他的龍喜紫砂壺赫然在時報廣場的彩色大屏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冥冥中的時空相見。崔老師曾被清華大學藝術系請去上了一個多月的課。而崔老師當年在我女兒心里播下的藝術種子,早已發芽開花,女兒從哈佛大學藝術系本科畢業了。
行文至此,已是初冬。崔老師的生日隨著初冬的腳步臨近,僅以此文提前祝恩師生日快樂!
(周德芳)
因為愛茶,所以愛壺。在我收藏的各色茶壺中,有一把紫砂壺地位特殊。這是紫砂藝術家崔龍喜老師手把手教我和女兒一起做出來的。這把紫紅色茶壺,始終是我的珍愛之物。壺身是一個可愛的胖墩,壺把弧線流暢,盈盈一握滑如嬰兒肌膚。壺嘴微微翹起,質樸可愛,像極一個想要更多零食而不得的孩子撅起的小嘴。壺蓋嬌小俏皮又挺拔,像美人秀氣的鼻梁。壺上刻著我寫的話:滿湖春色邀明月,一斟清風醉九州。用這紫砂壺泡茶,綠茶如水洗碧玉,紅茶如云煮朝霞。就一本好書,品一口好茶,不僅洗滌了心靈塵埃,也消融了靈魂脂肪。八年前的夏天,我們穿過一幢白墻黑瓦、雕龍刻鳳的徽派建筑,來不及欣賞屋內不同朝代的字畫、石碑、牌匾以及閨閣小姐們用過的梳妝臺,就來到滿目清翠的江南園林式院落。沒曾想,這院落很快便成為我和女兒上課的教室。給我們上課的就是院落主人崔龍喜先生,作為獲獎無數的紫砂藝術家,他有十件紫砂壺收藏在中南海紫光閣。那天,崔老師一旦開口,話如滔滔江水奔騰而來:“它從盛世大唐的沃野上緩緩向今天走來,它穿越了千年時空來到眾生之中,它是大唐最牛的牛,是唐代五牛圖的頭領,它將帶來盛朝的福氣,還會聚齊高貴的牛氣……”彼時,他正指著那件紫砂牛,穿藍布短衫、板寸短發的崔龍喜挺著筆直腰板,站在寬大明亮的紫砂壺展示柜前,聲如洪鐘,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手舞足蹈,時而陷入沉思。他將我們帶進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手下的每把壺,都有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有其來處。比如那把《呼喚壺》,便在他人生第一次見到大海時,年已47歲,一時聊發少年狂,不顧一切跳入波濤洶涌的大海,直到警戒人員將他強行拽回安全地帶。海泳沒有盡興,但這把壺卻讓他留住了波濤,狂攬大獎。還有那把《陶魂壺》,他到巴東采風,被粗曠、原始的裸體纖夫們深深震撼,而發出:“聲如哀號身如弓,農人心酸幾多重”的感嘆,流淚創作了這把廣受好評的壺。踐行壺以載道的他,制壺其實也是為了闡釋、散發他悲天憫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用紫砂開掘了與古代圣賢對話的獨特通道。聽他講壺,女兒美沁和我皆迷戀于他小茶壺中的大乾坤。課不是白聽的。崔老師給我和女兒各發了一塊濕潤的泥土,“現在開始動手了?!贝蘩蠋熣f:“好好學啊,這可是你們將來自己的紫砂壺”。我和女兒一半興奮、一半惶恐地玩起了兒時的“摔泥巴”。學藝一周,崔老師一遍又一遍給我們示范,手不釋泥地拍、打、刮、捏,他要求我們做到:心中有壺,眼中無物。他說,看似制壺,實是修心。他反復提醒我們在捏制過程中,如何掌握濕度和力度。紫砂土過于干燥會導致裂紋,過于濕潤可能會影響造型。他教誨我們,設計壺的比例要協調,壺身、壺嘴和壺把的比例要合理,既要美觀又要實用。在制作過程中,要預留好通氣孔,以便于在燒制過程中氣體的排出,避免壺體出現裂痕。在制作過程中,崔老師叮囑我們注意細節的雕刻與打磨,如壺嘴的彎曲度、壺把的舒適度等,增加壺的美觀和實用。設計時不僅要美觀,也要考慮到茶葉的浸泡效果和飲用時的便捷。那些天,崔老師一邊為我們上課,一邊用他喜歡的粉灰色方型紫砂壺,為我們泡了一壺壺碧螺春、金駿眉。說來得好好感謝中國簡報社長王榮泰先生的引薦。我們這間做壺的老屋也有來歷,陶藝鑒賞家高明君先生告訴我們,這棟徽派建筑,是崔老師來安徽采風時,驚見這棟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大夫第”正準備拆除,他迅速籌集巨資買下來,再完好無損地搬到宜興。此后這里便成為他源源不斷作品的溫床?;氐郊~約后,時時回想起崔老師和那間“樂砂藝術館”。突然有一天,我在曼哈頓閑逛,抬頭驚見崔大師和他的龍喜紫砂壺赫然在時報廣場的彩色大屏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冥冥中的時空相見。崔老師曾被清華大學藝術系請去上了一個多月的課。而崔老師當年在我女兒心里播下的藝術種子,早已發芽開花,女兒從哈佛大學藝術系本科畢業了。行文至此,已是初冬。崔老師的生日隨著初冬的腳步臨近,僅以此文提前祝恩師生日快樂!(周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