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陽市太和縣食藥用菌科技產業園,蟲草種植基地、竹蓀種植基地、羊肚菌和桑黃種植基地等智能菇房種植基地一應俱全,還配備標準化菌棒廠、現代化實驗室、養菌車間等場所。產業園由安徽省百麓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同安徽轄區 56 個村集體合作,平均每個村每年分紅不低于 15 萬元。
安徽百麓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6 月,企業是專業從事食藥用菌菌種研發、生產種植、技術培訓、精深加工、產品銷售和出口為一體的農業現代化企業,生產基地總部位于阜陽市太和縣舊縣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內。企業采用工業化生產、菌菇房 5G 智能化控制模式,與中科院、韓國 LG 公司等院所企業合作,現已成為全國工廠化生產食藥用菌尤其紅托竹蓀和蛹蟲草的頭部企業。
該項目為農業循環產業項目、三產融合項目,產品附加值高,易推廣易復制,對推動農業產業升級、解決農村就業難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顯著作用。園區創新啟動菇房承包模式,鼓勵貧困戶積極參與勞動,園區與保險企業、銀行合作,采取“公司+基地+金融+貧困戶”模式,教會貧困戶技術和設備運用方法,讓他們帶資入股承包菇房。目前承包智能菇房 122 間,每個智慧菇房帶動就業 2 人,每個承包戶每年凈收益 5 萬元以上。
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工作,但依舊在家門口可以種蘑菇等食用菌……走進安徽省百麓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座座智慧蘑菇房整齊排列,其中該公司推出移動式智慧方艙菇房,可根據院落的大小量身定制一間智慧方艙菇房,既能照顧家人,又能學技術穩定創收。目前分散布局承包移動方艙智能菇房 58 間,承包戶每年凈收益在 3.5萬元以上。
小菌菇,大產業。近年來,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太和縣的特色產業之一。太和縣致力于“研、育、銷”一體發展食藥用菌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太和縣食藥用菌栽培面積110萬平方米,預計年產量6600噸,全年全產業鏈產值可超3億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