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煙污染、噪音擾民。近年來,油煙、噪聲等群眾“家門口”“窗邊事”環境問題多發頻發,成為生態環境領域群眾訴求焦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把解決群眾家門口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持續開展群眾“家門口”環境問題整治,推動幸福生活與美好生態環境“雙向奔赴”。2023 年,全省共排查餐飲油煙、噪聲擾民等問題42660個,整改完成42415個,完成率99.43%;省《民聲呼應》反映的71個環境類事項,已解決69個,持續推進2個,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批示要求相關做法在全省交流,2023年我省環境信訪件辦理群眾滿意率居全國第3、長三角第1。
主動搜集“民訴”,快速響應“民聲”
“我們主動搜集‘民訴’,快速響應‘民聲’?!笔∩鷳B環境保護監察專員嚴忠屏介紹,我省環保部門系統梳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及安徽警示片、《民聲呼應》、輿情監測信息、省市“12345”、環?!?2369”、城建“12319”、公安“110”熱線等披露反映問題,從高發領域查找重大問題線索,聯動省市統一開通“環境問題‘碼’上反映”微信投訴渠道,分縣(市、區)形成餐飲油煙、噪聲污染、惡臭異味擾民等問題清單,全面摸清群眾訴求,全年共排查整改問題超4.2萬個。
對《民聲呼應》反映環境類事項,細分節點和辦理期限,明確2日內完成情況核查,問題處置后3日內回訪;對“環境問題‘碼’上反映”問題,按照管理權限及時交地方辦理,開通以來已受理問題4239件,辦結4122件;對群眾反映油煙、噪聲等高頻事項,集中開展專項整治,2023年全省油煙、噪聲投訴辦理滿意率99.66%。
環保部門持續關注“民情”。通過采取上門回訪、“面對面”約訪、電話回訪等方式,對辦結事項逐一調查回訪當事人,做到合理訴求不解決不放手、群眾不滿意不放手。2023年,我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連續4年九成以上。
優化油煙治理技術,指導“綠島”建設
近一段時間,合肥市蜀山區黃山花園小區的居民松了一口氣,油煙、噪音擾民問題終于解決了。
前段時間,該小區居民多次反映,望江西路一側新開的一家飯店,有油煙、噪音污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社區環保專干多次走訪溝通、下達整改通知,并邀請第三方油煙檢測機構檢測整改是否合格。終于把居民這一煩心事解決了。
近年來,油煙、噪音污染問題頻發,我省聚焦重點領域,分類推進專項整治。環保部門緊盯餐飲油煙問題,嚴格居民樓附近餐飲企業選址、行業標準執行,對油煙凈化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的,定期開展巡查,督促及時整改,定期清洗維護;探索編制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指導督促合肥、蚌埠、淮南等市建設餐飲“綠島”項目,優化餐飲油煙治理技術路線。2023年共排查整治餐飲油煙問題8250件、整治完成8222件。
就噪聲擾民問題,我省印發《安徽省“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劃定16個地市、59個縣區聲功能區,布設、核定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185個,實現有效預警、及時感知;探索建設一批“寧靜小區”,通過對夜間施工、違規生產、機動車“炸街”等行為開展常態化宣教、監管、執法,全面提升宜居指數,2023年共排查噪聲擾民問題31526件、整治完成31336件。
對露天焚燒、企業廢氣、涉水類、垃圾類、商業區居住區及畜禽養殖等6個方面異味擾民問題重點排查,2023年共排查惡臭異味擾民問題2884件、整治完成 2857 件。針對農村黑臭水體難題,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彩票公益金等1.16億元進行集中治理,2023年完成治理項目1176個,比前兩年總和多281個。
公開接訪,現場交辦并跟蹤解決
“按照‘下沉接訪、提級辦理、分片包案、屬地負責’原則,建立廳領導聯系16個市重點信訪件包保工作制度,通過明查暗訪、召開協調會等方式定期帶案下訪?!眹乐移两榻B,省生態環境廳推行廳有關部門和屬地生態環境局“與反映人見面、與被投訴企業見面、與屬地政府或主管部門見面、核查處置深入現場”的“三見面一到場”工作法,精準有力解決問題,實現從“見件辦理”向“見面辦理”轉變。
省生態環境廳以公開接訪方式,現場交辦并跟蹤解決9批次群眾反映的餐飲油煙、粉塵異味問題,對群眾評價滿意率低的信訪投訴件,實行全覆蓋核查;將專項整治落實情況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省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的重要內容,2023 年四個季度省生態環境警示片共披露問題140個,其中交辦整改涉及群眾“家門口”環境問題94個,公開曝光“滁州部分城區餐飲油煙管控不力污染擾民問題突出”等典型案例,以警示促整改、促落實。
省生態環境廳還主動向生態環境部及主流媒體推介群眾“家門口”環境問題整治典型經驗和案例;與網信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對皖信通平臺同步推送的負面輿情,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核處,持續鞏固提升專項整治成效。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