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消防救援部門參與協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4-07-03 16:58:49

    7月3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截至去年底,我省已累計改造完成老舊小區7069個,惠及190萬戶居民。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建設三年行動,完善老舊小區設施配套(包括增設消防栓和滅火器材等),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將服務內容向養老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提供定制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老舊小區改造

    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沈思英和胡志強分別提出了《關于老舊小區改造及管道更換的后期維護建議》《關于老舊小區增設消防設施的建議》。省住建廳近日給予答復,將加大對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改造力度,根據不同的小區特點制定相應的改造方案,健全社區服務、養老、托育、體育健身、文化等公共服務,完善小區功能,提升人居環境和配套設施建設水平。

    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并結合實際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統一老舊小區改造標準,分年度提出改造計劃。在基礎設施改造、公共環境、消防安防改造優化等方面嚴格落實改造標準,統籌供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等管線綜合改造方案,避免“二次開挖”。為了搭建高效實用的居民溝通議事平臺,我省持續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建設三年行動,指導各市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多方聯動協商議事機制。在老舊小區改造方案制定中,由街道(鄉鎮)牽頭,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廣泛征求居民意見,變“政府配餐”為“百姓點菜”,讓居民參與改造方案制定全過程,并征求相關部門和專營單位意見,配合項目實施(投資)主體協同制定改造方案。與此同時,我省還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鼓勵金融機構設計符合老舊小區改造特點的信貸產品。鼓勵管線單位、原產權單位、建設公司、開發運營公司等參與,推動社會資金參與到老舊小區智能物業、智慧養老、智能家居等有一定收益回報的改造項目中,通過長期運營,獲取長期收入。

    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是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我省將消防安全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明確消防救援部門參與改造范圍和改造內容、編制改造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協同制定改造方案、加強項目建設管理、開展危險房屋整治、實施連片改造以及組織保障等重點任務。同時要求老舊小區內消防設施應按消防技術標準進行增補、更新或系統改造,包括增補小區室內外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器材,并加強改造后的老舊小區消防安防等設施設備的維護。

    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

    社區養老及托育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針對省政協委員劉秀云提出的《關于盤活小區配套用房,提升小區便民服務的提案》,省住建廳表示,將“一老一小”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土地前置”,與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

    按照相關要求,我省新建居住小區按照每百戶不得低于30平方米、單體面積不得低于35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城市居?。ㄐ。﹨^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標準配套建設,老舊城區、已建成居?。ㄐ。﹨^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個托位標準補齊。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的,結合正在實施的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行動,統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通過補建、置換、改造等方式補齊養老服務設施短板。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我省已新增養老、托育、助餐等社區服務設施600余個。省住建廳表示,后期將結合開展“皖美紅色物業”建設三年行動,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將服務內容向養老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提供定制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服務方式,開展衛生保潔、助餐、代購、小家電維修等多方面家政便民服務和志愿服務,以滿足老年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