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錄取正在進行中,填志愿怎么選專業,哪些是熱門專業,哪些專業需求飽和?這份報告可以看一看。省教育廳近日發布《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局和需求分析報告(2023)》,截至 2023年4月,我省共有44所本科院校(40所本科院校,4所獨立學院)設置355種本科專業,共計2483個本科專業點。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工學門類專業占比最高,達38.10%。高校專業設置趨同現象依舊較為嚴重。
■本科專業涵蓋12個學科門類
工學門類專業占比最高
截至2023年4月,全國共設有792種本科專業,全國高校共設5萬余個專業點;我省共有44所本科院校(40所本科院校,4所獨立學院)設置355種本科專業,共計2483個本科專業點。
截至2023年4月,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覆蓋了12個學科門類,即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其中工學門類專業占比最高,達38.10%(2022 年為35.73%),其次為管理學門類、 理學門類、藝術學門類和文學門類,占比分別為15.26%、11.24%、10.87%和 8.90%(2022 年分別為 16.76%、7.89%、10.84%和9.12%),工學所占比例有所提升,工學和管理學門類占比優勢明顯,應用型專業占75%以上。
除了省屬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2所部屬院校共設置了125種本科專業、149個本科專業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傳播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理論與應用力學、核工程與核技術、行星科學、管理科學、工程物理、空間科學與技術等11種專業和合肥工業大學的飛行器制造工程、智能電網信息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印度尼西亞語、精細化工、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等6種專業填補了我省本科高校專業布點空白。
■33種國控專業分布在38所院校
這些專業人才缺口大
國控專業是指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曾介紹,一般來說,兩類專業會被列入國控專業,一類是目前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很多,市場的需求量已經飽滿,另一類就是涉及國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的專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教育部曾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就對國家控制布點專業范圍進行了動態調整,將資源勘察工程、護理學、助產學調整為國控專業。特設專業則是針對不同高校辦學特色,或適應近年來人才培養特殊需求設置的專業。省教育廳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我省共有33種國控專業分布在38所院校的155個專業點,123種特設專業分布在44所院校的440個專業點。
熱門專業、冷門專業一直在動態變化,但人才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2022年,我省出臺《深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全省高校增設服務十大新興產業發展和重大民生急需的本科專業點94個,撤銷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茖I點46個,全省高校與十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比例58%,專業與產業結構契合度顯著增強。
省教育廳此次發布報告顯示,我省目前處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要戰略機遇期,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十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發展前景廣闊,人才需求缺口較大。
■不少高校專業設置過多
部分高校設置90個以上專業
我省高校本科專業已經形成了以工學專業為主,管理學、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格局。但報告認為,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人才的動態需求而言,安徽普通本科高校的專業結構依然存在若干問題。全省高校與十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比例58%,距離2025年全省高校與十大新興產業相關的學科專業比例達到 70%以上的目標還有相當差距,一些高校學科專業點與十大新興產業相關度不高。
報告指出,“十三五”以來,安徽省本科招生人數規模擴張較快,為適應快速擴大的辦學規模,高校不斷擴大現有招生專業規模,導致不少高校專業設置過多。報告顯示,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3 所高校設置90個以上專業,安徽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9所高校設置70-90個專業點,9所高校設置60-70個專業點,21所高校尚未達到我省相關規定要求的冠名大學的高校設置專業點總數不超過60個,其他本科高校不超過50個的要求。
另外,雖然高校設置了不少專業,但部分高校仍有10%的專業當年未招生。
■高校專業設置趨同現象依舊嚴重
人工智能一年新增布點24個
我省高校專業設置趨同現象依舊較為嚴重、專業特色不明顯等現象突出,導致高校辦學特色不夠明確。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專業發展較為緩慢, 傳統工科類專業偏多,無法適應產業快速發展,培養學生區分度不大,導致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截至2023年4月,我省布點數量較多的本科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9個;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38個;英語37個;財務管理36個;國際經濟與貿易34個;市場營銷、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各32個;電子信息工程31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30個;會計學29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7個;物聯網工程26個,產品設計、漢語言文學各25個;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各24個;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網絡工程各23個;自動化、動畫、土木工程、網絡與新媒體、法學各22個;化學工程與工藝、學前教育、應用化學各21個。
報告還提出,高校存在學科專業增設、撤銷盲目跟風等現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增設人工智能等專業扎堆,同時存在同一專業部分高校撤銷、部分高校增設等現象。2023年,我省高校專業布點集中度不降反升,2023 年布點數量排名前20的專業共布點842個,比2022年前20名布點總數多26個,其中人工智能新增布點24個。服務新興產業發展的專業調整力度仍不夠,如電子與信息大類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等相關專業占比近30%,與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的專業布點少、招生規模小。
■加快高校專業調整和改造
需求不大、水平不高的學科專業限招、停招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省教育廳報告明確,我省高校將加快調整,學科專業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高校專業存量調整和傳統專業改造。健全學科專業退出機制,對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不好、競爭力不強的學科專業實行限招、隔年招生、減招、停招等措施。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偏離辦學方向、辦學水平低、脫離社會需求的學科專業點予以退出。
同時,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專業,發揮傳統學科專業師資力量強、辦學經驗豐富、 教學資源充裕等優勢,加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適應性調整,實現傳統學科專業新發展。
我省將支持高校與有關行業協會、企業合作,積極布局一批實訓實踐基地。調整優化教材和課程,發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省內高校的相關學科優勢,自主或聯合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支持省內高校與滬蘇浙、京津冀等地頭部高校的合作,積極引進成熟教材、課程。(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