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我省正在深入開展城鎮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計劃今明兩年完成3468公里老舊管道更新改造,力爭2025年底實現所有老舊管道全面清零。同時積極推進智慧燃氣建設,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燃氣管道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是城市生命線。根據《安徽省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行動方案(2022-2025年)》,我省計劃到2025年完成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164公里。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4481公里。通過實施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不但有效消除了一批風險隱患,大幅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也有力保障了城市安全運行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隨著不少小區進入20年周期,全省各地不斷新排查發現一些需納入改造計劃的燃氣管道,改造任務仍然繁重。與此同時,省內一些地區存在改造資金不足、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省人大代表寇玉林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提出《關于推動老舊管網改造,提升燃氣本質安全的建議》,省住建廳近日給予答復,將加快推進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積極推進智慧燃氣建設。
據悉,我省正在深入開展城鎮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聚焦燃氣管道被第三方施工損壞、被違規占壓、穿越密閉空間、銹蝕老化等問題,全面排查整治。按照國家關于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最新要求,我省將原計劃2025年實施的1186公里改造任務和排查評估新增需改造的778公里老舊管網納入2024年開工計劃,計劃今明兩年完成3468公里老舊管道更新改造,力爭2025年底實現所有老舊管道全面清零。在更新改造的同時,我省還將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推進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打造覆蓋燃氣、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線的GIS系統,實現地下管網“一張圖”。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AI識別等技術手段應用,對燃氣廠站與重點管網安裝物聯網激光監測裝置,對調壓設施加裝智能壓力監測裝置;針對工商業燃氣用戶,推廣應用智能遠傳可燃氣體報警裝置,不斷提高管道設施運行情況監測預警范圍。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二期建設,對較高風險等級的燃氣管網及相鄰空間運行情況進行全天候監測,及時識別管網運行風險,及時消除重大安全隱患。
針對省工商聯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餐飲行業可燃氣體報警信息管理系統的提案》,省住建廳表示,已成立了安徽省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專班,對排查治理餐飲企業“問題環境”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安排。據介紹,省燃氣專班辦公室已多次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及“回頭看”工作,要求餐飲用戶按規定安裝燃氣報警裝置,同時督促管道燃氣企業嚴格落實對餐飲行業用戶每月一次上門安檢、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嚴格落實“隨瓶安檢”,確保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構建燃氣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按照計劃,2025年底前,我省將建立嚴進、嚴管、重罰的燃氣安全管理機制,完善相關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燃氣安全管理體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