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通古今,一脈傳千年。
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2007年,淮北市作為中國大運河申遺的35個城市之一,正式啟動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2009年,為全力推進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著力打造隋唐運河文化主題,淮北市博物館加掛由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先生題寫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名。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
淮北市博物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是通濟渠沿線城市中展示大運河文化面積最大、內容最多、時間最久的博物館。其中,隋唐運河沉船、陶瓷器和漢畫像是淮北市博物館的突出亮色。
運河遺韻廳52米長的巨幅東陽木雕壁畫仿佛史詩性長卷,生動地再現了隋唐運河開鑿、巡游、漕運、碼頭繁忙的場景。
2012年~201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淮北市博物館聯合對淮北的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進行了二次發掘,僅2000平方米的范圍內所發現可復原的遺物有近7000件,其中就有國家一級文物來自千年前的“手辦”一一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抱鞠童瓷塑,細長的眉眼,圓胖可愛的身形,再見天日便吸引了眾人的關注,童趣也有頂流審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沈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