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何以中國·沿著大運河看安徽”網絡主題活動采風團一行打卡宿州新汴河景區。該景區位于宿州市城區北部,依托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汴河及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重新開挖的新汴河而建,始建于2012年,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
新汴河景區西起京臺高速,東至宿州閘,全長14.36公里,總面積840公頃,水面面積340公頃,其中拂曉大道至京滬鐵路橋段為主景區,全長4公里,面積220公頃。主景區文化結構呈“一點兩線”式布局,“一點”即新汴河本干源頭大型標志性建筑“遠航”,也就是汴河博物館?!皟删€”即北岸歷史線和南岸民俗線。
北岸為戰爭文化,通過十三個節點廣場,展現從古至今發生在宿州境內的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戰役,自西向東依次是大澤驚雷、垓下之戰、符離鏖兵、抗日烽火和淮海硝煙;南岸為民俗文化,通過古汴遺韻、人杰地靈、藝苑民風三大板塊,深度再現宿州古樸莊重、源遠流長的人文和民俗文化。而主景區之外為堤岸綠化段,通過喬、灌、草組合式配置對河道治理后形成的三級平臺進行綠化,栽植苗木近一百萬株,綠化面積達6000畝。
如今宿州新汴河景區碧水穿城,花香兩岸,已成為集防洪蓄水、生態科普、文化娛樂、研學科普、休閑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景區。
宿州新汴河景區于2014年底被批準為“安徽省水利風景區”,2016年8月獲批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18年底被批準為“全國中小學研學基地”,2019年1月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沈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