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養老公寓即享高額返現”“預訂養老床位享受優先居住權”“貴金屬藏品老年朋友優惠價”“特效保健品買到就是賺到”……近年來,不法分子有針對性地利用老年人尋求養老保障的心理,以預售養老床位、虛構養老服務項目等名義,通過承諾高息回報、享受床位優先居住權等,非法吸收老年人資金,實施非法集資,給老年群體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關于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當前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假借養老服務機構之名非法集資。不法分子“碰瓷”養老服務機構,宣稱具有養老服務機構資質或與養老服務機構有合作,以提供優惠服務等為誘餌,誘騙老年人辦卡儲值非法吸收資金。
2. 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不法分子以辦理養老服務“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預交“養老服務費用”等名義,通過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3. 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非法集資。不法分子以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長期出租養老床位等名義,承諾高額福利消費卡、貨幣等返本付息,引誘老年人投入資金。
4. 以銷售“老年產品”為名非法集資。不法分子往往打著“健康養老”名義,給老年人推廣銷售所謂“保健”相關用品,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免費體檢、贈送禮品、會議營銷、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5. 以享受“旅居養老”為名非法集資。以邀請老年人低價甚至免費旅游,或者考察所謂“旅居養老”項目為名,通過儲值返利、投資分紅、積分養老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此外,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套路還在不斷翻新,但歸根結底離不開非法集資的“非法性”“利誘性”和“社會性”,實質是一種未經合法許可的、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防范非法集資要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 一看資質,看有沒有營業執照、金融牌照;二看宣傳,看有沒有保本高息內容;三看模式,看經營模式、資金去向;四看主體,看是否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 避免頭腦發熱,征求家人朋友意見,拖延一晚再做決定。
平安養老險安徽分公司提示您:養老領域非法集資頻發,養老“防非”要警醒,保本高息是陷阱。通過正規公司、正規渠道購買養老產品和服務,不輕信所謂“養老政策”“養老項目”的高額補貼回報,遠離養老領域非法集資。(解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