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入梅以來,安徽南部地區特別是黃山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部分區域災情嚴重,多條街道泥沙淤積,部分村莊房屋受損?!昂闉臅r可通過不潔飲食、生活垃圾等導致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以及皮膚病等?!贬槍闉钠陂g和災后的疫情防控,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主任、副主任護師穆燕提醒,0~5歲兒童、投身救災的中青年人、老年人這三類易感人群,在洪水期間非常脆弱,更容易患上傳染病。
洪災后易發生消化道傳染病皮膚病等
據介紹,根據災后的傳染病監測數據資料顯示,1991年安徽省特大洪澇災害、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澇災害后,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病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洪災之后的傳染病暴發甚至流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
洪災時易發生消化道傳染?。ɑ魜y、甲肝、戊肝、痢疾、傷寒、感染性腹瀉、腸炎等),呼吸道傳染?。髂X、麻疹、流感、感冒等),自然疫源性疾?。ㄊ笠?、血吸蟲病、鉤體病、出血熱等),蟲媒傳染?。ㄒ夷X、瘧疾等),皮膚?。裾?、皮膚真菌感染等),紅眼病等。
三類人群在洪災時脆弱易患病
“洪災時疾病會通過不潔的飲食、呼吸道及老鼠、蚊蠅、釘螺等蟲媒傳播?!?穆燕介紹,洪災發生多起勢急、波及范圍廣,飲用水源受到破壞、食品受到污染、居民臨時安置點條件相對較差、生活垃圾及牲畜排泄物處置不及時、老鼠及蚊蠅密度增加,災民及救災人員由于疲勞緊張且飽受日曬雨淋導致免疫力降低等情況,這些都是導致傳染病流行的因素。
穆燕提醒,不管是否身處災區,下雨頻繁的季節都該做好個人衛生防護。特別是0~5歲兒童、投身救災的中青年人、老年人這三類易感人群,在洪水期間非常脆弱,更容易患上傳染病。
飲用純凈水不撈取水中漂浮動物
穆燕提醒,預防和避免災后傳染病,要保障安置點的環境衛生,注意飲食和生活衛生,個人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災民安置點及救災人員駐地最好選擇在地勢高、通風良好、相對干燥的安全建筑或帳篷內,建筑物或帳篷門口可設置擋鼠板、蚊帳,安置點或駐地內人員安排不可太密,每張床位之間四邊最好相隔2米以上,保持最大限度通風換氣。
在飲食上,盡量飲用純凈水,自來水應燒開后飲用,井水如受到污染不得飲用,災區地面及空氣潮濕,食品不應堆放在地面上,應儲存在至少距離地面20厘米的貨架或其他平臺上。
洪災時,洪水中攜帶有大量的垃圾、糞便、動物尸體、老鼠、蚊蠅,一些攜帶細菌病毒的蟲媒或物體也可隨著洪水發生遷徙、轉移,所以要加強個人防護,盡量不接觸或少接觸疫水,需要接觸疫水時,應穿防水的衣褲靴,看護好少年兒童,不要在水中嬉戲玩耍,不撈取水中漂浮的魚類、動物和不潔物品。
要注意,發熱、嘔吐、腹瀉和皮疹可能是傳染病的早期信號。洪澇災害期間,一旦出現這些癥狀,要盡快就醫,主動報告衛生疾控人員,注意自我隔離,兒童或老年體弱者不與病人接觸。
重點做好這三類傳染病重點人群的防護
1、0~5歲兒童
由于衛生習慣不良、自身抵抗力弱、缺乏照顧,對細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易感。
對策和注意事項:在洪災期間,父母應該讓小孩遠離疫水,災后疫苗接種也要及時補上。
2、投身救災的中青年人
由于忙于抗洪救災,過于勞累,抵抗力降低,對流行性感冒易感。
對策和注意事項:勞逸結合,比如適當換班,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應及時就診,不建議帶病上前線,避免造成疾病傳播。
3、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免疫力較低,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需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遠離疫水。
對策和注意事項:老年人本身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容易在夏季高發,需要保持藥物治療;同時災情期間,老年人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擔憂等情緒,也應給予關注,避免發生冠心病、腦血管等疾病。
(方萍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