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追夢,奔跑,一刻不停。
以不足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約17%的人口,創造出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6年來,滬蘇浙皖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不斷推動藍圖規劃轉變為現實畫卷,以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長三角體化發展成果,正逐步惠及我們的生活。
我們只需留意身邊,一顆番茄、一塊古磚、一臺冰箱、一比特數據、一粒天然氣分子,就能發現一體化的幸福。
幸福滿倉,攀峰向前。
我是冰箱 合肥出生“鮮”動四方
◆主人公:美菱冰箱
◆長三角路徑:合肥工廠-長三角高速公路網-各地市場

1984年,美菱制造的安徽第一臺冰箱問世。33年后,我們M家族誕生啦。我是2024年的小M,已經是第三代。我是膚白貌美的“合肥造”保鮮冰箱,是國貨崛起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在交接棒還沒到我手中之前,負責我身體核心技術的工程師朱忠浩為了給人們帶來迭代升級的保鮮體驗,對我傾注了很多心血。長三角三省一市協同創新發展,城際之間的交流合作變得無比順暢。早上7點多,朱工坐上了合肥開往上海的高鐵,到站后經過地鐵換乘,他很快抵達了合作方公司。經過深入研討和反復推敲,方案的每個細節都落實了。下午,朱工馬不停蹄返回合肥經開區,與團隊進一步優化方案,讓最新技術盡快落地。
隨著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噔噔蹬蹬——我閃亮登場啦!在美菱智能制造生產基地,每0.26秒就下線一臺冰箱,這速度給不給力?炫酷如我,身上搭載了兩大保鮮“黑科技”:水分子激活保鮮和恒溫鮮凍?;蛟S你對這個概念還有點陌生,這么說吧,我體內發射的電磁波能穿透包裝袋,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動,降低酶的活性,延長食材保鮮時間。經過無數次實踐證明,放在我體內的玫瑰能保鮮33天不會枯萎,水果2~3個星期口感依然新鮮如初,無論是冷藏還是冷凍狀態的我,都一樣出色。我治愈的,是人們對于鮮的極致追求……
每天,從園區出發的貨車絡繹不絕,滿載著我和兄弟姐妹們奔往江蘇、浙江等地。第二天我們就能在各大賣場專柜與滿懷期待的消費者見面。600毫米超薄身材、內部空間更大、完美嵌入櫥柜、高顏值、人性化設計……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我怎能不贏得大家喜愛?冷藏室里乍見之歡的驚喜,冷凍室里久處不厭的心安,很快讓我躋身新晉“頂流”,成為市場寵兒,收獲一大批來自長三角各大城市的“迷妹”?!耙郧暗谋淙鈨龅脮r間長了就不好吃了,自從買了這款,再也沒有這樣的煩惱了,牛排羊排我都放心囤啦!”聽落腳無錫市區一戶家庭的小伙伴說,現在的主人不只滿足于保存,更在乎食物保存后的風味不減。
因為表現優異,我在國內冰箱市場上成功“出圈”,成為很多家庭的新朋友,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選手。為更好地響應市場變化,滿足高效生產需求,我們持續打造300公里供應圈,目前生產供應商約300余家,其中長三角供應商200家,占比達66%。此外,在華東安徽、江蘇、江西、河南、浙江等省份,美菱冰箱份額連續多年保持15%以上,市場份額在國產品牌排第二。我還聽說家族很多小伙伴已經走出國門“赴約”,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加速中國制造“出?!?。
數據顯示,合肥“四大件”總產量連續12年居全國城市首位,“合肥造”家電正走向全球。除了“大而美”的傳統“四大件”,也有“小而全”的小家電。經過多年發展,合肥集聚了海爾、美的、格力等世界500強企業,美菱、惠而浦、榮事達等本地骨干企業發展迅猛,中小企業更是群星璀璨。
從安徽省第一臺冰箱的問世到如今的最新一代嵌入式十字門超薄冰箱,我們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放眼全國,安徽省家電產業規模第二大,每三臺冰箱、每四臺洗衣機、每五臺空調就有一臺“安徽造”。安徽家電產業正在續寫新的精彩。(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
我是番茄 皖北“漂”到上海餐臺
◆主人公:阜陽番茄
◆長三角路徑:阜陽-長三角高速公路網-上海中轉場-上海聯華超市等

生長于皖北,歸宿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新農人的汗水、現代農業技術的加持,以及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東風,成就了一個番茄的生命“高光時刻”。
天氣漸漸升溫,生長在安徽阜陽溫室大棚里的番茄已經悄悄儲存好甜美,等待著一個機會走上長三角千家萬戶的餐桌。
找到我了嗎?在層層疊疊的綠葉下面,從藤蔓上垂下腦袋的就是我。我是來自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板橋村“瓦大番茄谷”的一顆番茄,這里整整780畝大棚都種著我們家族。從配有高清大屏的農業物聯網系統,到先進的新型日光玻璃溫室,我們的家處處透著“科技派”的氣質。
2014年,我的主人呂彬返鄉創業,經過一番兜兜轉轉,終于在2018年全面轉向鮮食番茄研發種植領域。他說:“農產品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我們要跟上消費者口味需求變化的步伐?!蓖ㄟ^與東北農業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最終培育出了優良品種的我——“瓦大1號”。別看我表皮厚實,一揭即開,泛著晶瑩的沙粒,一經推向市場,我就立即征服了大家的味蕾。當然,我還有很多兄弟姐妹,歐曼粉果、櫻桃番茄、彩玉番茄、綠寶石番茄、碧嬌小柿子番茄……在番茄界中,他們都是口感顏值“雙在線”。
“歡迎收看一顆皖北番茄在長三角‘漂流’的一天……”今天我的主人要給我拍一段視頻,“高顏值”的我從來不怕出鏡。4~6月是番茄成熟的采收期。雖然每天都很忙,但主人堅持以高標準嚴格篩查選定我們的品質。清晨5點,睡眼惺忪的我從藤上被摘下來???點的時候,我和其他兄弟姐妹被運往一間倉庫,開始進入到分揀、打包、裝箱環節。下午4點多,載著一箱箱番茄的貨車駛出番茄谷,開上了往上海方向的高速,我和小伙伴踏上了長三角“漂流之旅”。全程冷鏈運輸好舒服啊,旅行體驗感滿分。夜深了,經過6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我們已經安然無恙地到達上海中轉場。緊接著,我和小伙伴們就被分別送往上海各大商超。
“這種番茄儂吃過了伐?沙瓤多汁,真有小時候的味道!”第二天一大早,水靈靈的我出現在一家上海高端商超生鮮水果貨架的顯眼位置,隱約聽見旁邊有位上海小姐姐在談論我。歷時24小時,沒想到在皖北土生土長的我這么快就變成了上海灘的“香餑餑”。和別的水果放在一起,我的個頭不大不小,造型圓潤可愛,好多人都評價我的口感是“鮮食番茄中的天花板”。如今我們番茄家族可以說是家喻“滬”曉,主人已經與上海聯華超市、上海美菜網等20多家線上線下市場營銷平臺簽訂了農產品直供協議。
這幾年,番茄谷的兄弟姐妹們越來越多地“搶灘”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城市?!捌胀ǚ阉奈逶唤?瓦大種植的水果番茄銷往上海,市場價15.8元一斤,就這還供不應求呢!”去年在上海召開的安徽綠色優質農產品入滬對接座談會上,董事長底氣十足地談起了我,語氣中透出掩飾不住的欣喜。聽董事長說,這幾年銷量不斷增長,要知道咱們瓦大番茄70%以上直銷長三角區域市場呢!
放眼長三角市場,安徽糧食和肉類產量約占48%,水果產量占32%、蔬菜產量占23%……近年來,安徽積極融入長三角大市場,全力做好長三角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讓更多“明星產品”承包長三角消費者的“甜蜜”。(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
我是車輛大數據 奔波皖浙區域
◆主人公:車輛大數據
◆長三角路徑:溫州市龍灣區法院-合肥市中院-合肥市車管所-溫州市龍灣區法院

5月31日下午,合肥中院接收到浙江溫州市龍灣區法院的執行協助委托。6月1日下午,合肥中院執行局已經將龍灣區法院所需要保全的車輛進行了保全凍結,完成一次跨省行動。以前需要幾天時間的工作,現在通過數據線上跑路,24小時內完成保全,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省了人力財力。這是長三角區域執行協作工作的一個縮影。
執行委托線上“跑”
5月31日,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法院執行局在處理一起案件時,需要對當事人兩輛轎車進行凍結保全,案件的辦理是在溫州市,但是被保全的車輛卻在合肥市。車牌為皖A牌照,在合肥車管所登記上牌,按規定車輛需由合肥車管所進行保全。
按照以往的執行方式,溫州龍灣區法院的兩名執行干警需要驅車到700公里之外的合肥市,前往車管所對車輛進行保全,來回加上辦案最少需要三天的時間,不僅耗時耗力,還要花費一筆出差成本。
然而,長三角區域執行協作工作機制,讓跨省執行變得便捷高效。5月31日16時許,溫州市龍灣區法院通過人民法院執行事項委托系統將委托事項發送給合肥市中院,合肥市中院執行干警接收到被委托事項后立刻開展行動,查清事情原委。因合肥中院早已與合肥市車管所搭建網絡專線,車輛查詢、查封、解封全部在法院內部辦理。6月1日下午,合肥中院執行干警通過線上系統對龍灣區法院委托保全的兩輛轎車進行了保全,并通過系統將執行回執發送給龍灣區法院。24小時內,一場跨省執行行動得以順利完成。
長三角執行協作常態化
合肥中院執行局執行干警張升介紹稱,隨著各地法院跨省委托執行的頻繁,長三角區域執行協作已經成了一種工作常態,在車輛、房產、銀行賬戶、金融等眾多領域均已實現了聯動協作。
在張升前不久辦理的一起案件中,刑事案件被告人被判刑后,罰金一直沒有繳納,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張升在查詢當事人名下財產時,發現當事人有一輛轎車登記在浙江金華市。
5月24日,張升通過人民法院執行事項委托系統將車輛的查封事項委托于當地的金華市中院,不久之后,張升就收到了當地法院的執行回執,案涉車輛被成功查封。
聯動推進高質量執行
2021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人民法院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第一次聯席會議,指導四地高院簽署《長三角地區法院執行工作“一體化”備忘錄》。合力推動長三角執行工作“一體化”,準確把握執行“一體化”工作對于服務保障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努力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強化政策協同。
隨著長三角區域執行協作的深入推進,近日,有關長三角區域執行聯動工作動作不斷,跨區域之間的執行壁壘被進一步打破。4月24日,長三角區域城際執行協作座談會在合肥中院召開,參會法院就執行工作信息互通、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推進高標準區域協同、高水平經驗交流、高質量執行聯動達成了共識。
5月24日,長三角城市群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合作論壇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包括合肥中院在內的12家與會中級法院共同發布《深化執行聯動倡議書》,就協同共享、智慧執行等事項共同發出“深化執行聯動,凝聚共治合力”倡議,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我是不動產權證 皖滬線上互認
◆主人公:不動產權證書
◆長三角路徑:上海不動產登記中心-合肥等16個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實時調用各部門相關數據,已實現“數據跑腿”)

大家好,我在合肥政務區,主人在上海工作,把我租給了一個小伙子居住。58平方米的兩室一廳一衛,租金3200元/月。最近,房地產限購松動,周圍很多房子在中介掛價都有小幅上漲,我的主人想把我賣掉,湊錢在上海買房。從4月開始,中介公司不時帶人上門來看我,主人很忙,沒時間到合肥來辦過戶,好幾個買房子的人就問中介怎么辦過戶?!斑@個您不用擔心,現在產證過戶都可以線上辦?!蔽衣犞薪榈娜苏f。過了將近一個月,有個買家和中介談好準備買我了,5月27日來看了我最后一眼。我知道,這是我迎來新主人的時刻了??赐旰?他們就去了中介公司,我未來的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我是產證,學名叫不動產權證書,是以往土地證和房產證的合體。最近,我的主人就要換人了。經過中介公司帶看、商談、成交,接下來就是把我過戶給新主人了。舊主人在上海工作,很忙來不了合肥,就和新主人在中介公司的幫助下完成遠程操作。
整個過程很方便,全程網辦、跨省通辦,讓我的前后任主人不見面也可以完成交易和過戶。
要問我為什么這么方便,我來告訴你。從以往的一系列紙質材料、親往大廳辦理,到現在的全程網辦,合肥市歷經5年時間,迭代升級系統平臺。通過系統建設、數據整合、信息共享等手段,2019年,合肥市推出“互聯網+不動產登記”1.0版本,充分利用互聯網、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抵押登記、資料查詢“全程網辦”。2020年推出2.0版本,進一步升級改造系統功能,依托電子簽名、電子印章、在線支付等技術,實現預告登記、商品房轉移登記2項業務“全程網辦”,轉移登記等業務“網上申請,線下核驗”。2024年推出3.0版本,系統中增加錄音錄屏等功能,進一步強化了身份認證和真實意愿表達,實現轉移登記等高頻事項“全程網辦”,全面做到“網上申請,網上核驗,全程網辦,一次不用跑”,實現不動產登記從“線下集成”向“線上集成”的轉變,夯實“跨省通辦”的底座。
為了解決“全程通辦”中“無紙化登記”問題,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數據接口132個,打通部、省、市三層級數據連接,實現市場監管、公安民政等12個部門數據共享,實現企業、婚姻、戶籍、公證、納稅、合同等22類信息互通共享,實現信息交互認證,支撐“全程網辦”零材料,讓數據“網上跑”代替市民“來回跑”,全面提升“全程網辦”“跨省通辦”便利度。據統計,合肥市不動產登記“全程網辦”年均系統調用各部門數據近3000萬次。(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通訊員 胡亮 凌琳)
我是天然氣 海上開啟“西游記”
◆主人公:天然氣
◆長三角路徑:江蘇濱海LNG接收站-蘇皖管道- 肥東店埠輸氣站-千家萬戶

我是液化天然氣,家家戶戶都離不了我。我是從海上來的,在江蘇濱海整裝后,通過蘇皖管道“西游”到合肥,為千家萬戶帶來綠色清潔能源。
合肥天然氣海上來
5月30日上午6時,路大勇準時起床,7時從合肥冒雨出發,趕往肥東,7時50分抵達店埠輸氣站。這樣的行程,日復一日。
作為合肥合燃華潤燃氣公司店埠輸氣站場站技術員,他每天提前10分鐘到崗,和同事們一起,結算簽單前一天的輸氣量,與上游對接并核實當天的輸配計劃量,隨著閥門緩緩開啟,經氣化后的濱海LNG氣源穿過蘇皖管道由海上經江蘇直達合肥。
輸氣站“嫌冬愛夏”
在輸氣站的每一天, 路大勇和同事們都在求精求穩求安全,一刻不松懈。他們手中的閥門按鈕,關乎到合肥市的城市脈動,每一個設備的正常與否,都關乎到市民的一日三餐,關乎到工商企業的安全生產。
進入夏季,工作人員的輸配壓力較小,而在冬季,由于氣量大、溫度低、管道冰堵等原因,經常是從上午8時許開始,到第二日凌晨6時許才結束,共約20多小時,這時需要全神貫注,關注管道運行情況,“就怕管道冰堵停輸?!?/p>
巡查以防“氣不過”
路大勇作為技術員,需要每天對遠傳設備、工作現場和所轄區域進行一次全面安全巡查,落實隱患整改,事無巨細,“閥門能否正常啟閉,流量計是否正常計量,加臭泵電機是否運轉正常等等?!甭反笥抡f,看似事情不大,但很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很小的問題,都很可能會導致工藝異常,影響輸氣?!?/p>
全部設備“過”一遍,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并跟蹤處置,做到閉環管理。
“海氣”將增至“海量”
夏季,合燃華潤公司日供氣量290余萬立方,冬季日供氣量700余萬立方。店埠輸氣站目前日接收來氣30余萬立方,約占日供氣量1/10。而隨著設備的逐步投運,日接收輸氣量也將不斷增加,據介紹,至今年10月份,該站每日接收來自江蘇濱海LNG氣源的“海氣”將有望達到180萬立方。
“民生保供更有信心?!痹诼反笥驴磥?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僅為合肥的能源供應添一份保障,推進了合肥市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的進度,也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向更高水平發展。(錢竹苗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
我是明城磚 鳳陽上班南京“搬”
◆主人公:明中都遺址“洪武七年”城磚
◆長三角路徑:鳳陽縣博物館-南京城墻博物館

我是一塊磚,今年整整650歲了。我出生的時候,有數不清的兄弟姐妹,沒人在乎我叫什么名字?,F在我的名字叫——明中都遺址“洪武七年”城磚,我是文物啦。2021年起,我和幾位同事一起離開鳳陽縣博物館,來到南京城墻博物館“出差”,我“講述”的明中都故事備受游客歡迎。
我來自明中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國號大明。這一年被定為洪武元年。洪武二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家鄉臨濠定為中都,并在這里建設都城。臨濠就是今天的鳳陽縣。從洪武二年詔建開始,我誕生在熱烈滾燙的爐火中,和我同時來到這個世界的還有無數的兄弟姐妹。我出生時身上就有銘文,上面除了地名、軍隊衛所、燒造官員、人匠、軍匠名字,還有“洪武七年月日”幾個字,我的年齡一目了然。
中都城工地的城磚真多啊,來自全國很多地方,每個上面都有銘文。為什么要有銘文呢?聽工匠師傅說,這叫“物勤工名”制度,哪里的磚、由誰燒制記在磚上,一旦質量出現問題就可以追責。物勤工名制度是中國最早的問責制,起源很早,是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
在南京“出差”很充實
1982年,曾經的中都城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和兄弟們去了鳳陽縣博物館上班,成了館里的藏品。2021年,南京城墻博物館籌建,誠邀我們去南京參展。我和“琉璃龍紋勾頭”、“安慶懷寧縣”城磚、“鳳陽衛后所”城磚一同出差到了南京。
我在南京的每一天是從早上9點開始的,晚上5點下班。朝九晚五,跟大部分打工人差不多。南京城墻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墻專題博物館,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來看我們,從早到晚,我在展柜里聽到過各種方言,還有我聽不懂的外國話。他們對我身上的銘文特別感興趣。我們身上的銘文五花八門,有模壓的、刻畫的、墨書的,有的字體端莊沉穩,是很厲害的人用心寫的,有的好像隨手用樹枝刻畫,是普通工匠寫的,沒那么工整卻天然率真。
長三角我的“同事”很多
2023年11月,安徽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和浙江省博物館成立了長三角博物館聯盟。文物交流的機會更多了,去年以來,我在安徽各博物館的同事們不少在長三角出差。
近期,武王墩楚王墓的考古發掘備受關注。這兩年,我的楚國“同事”們也經常出差。2023年底,杭州市臨平博物館推出新展《不器:金文名品與徐天進書作特展》,展覽小而精,文物大咖云集。安徽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鄂君啟金節隆重登場。以前除了在國家博物館和安徽博物院,能與它面對面的機會可不多,聽說不少浙江觀眾都去看它了。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劉欣 圖片由鳳陽縣博物館、安徽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