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記者從安徽省檢察院召開的“深化行政檢察監督 依法護航民生民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22年4月起,安徽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專項監督工作。兩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行政檢察監督案件4143件,提出抗訴26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45件,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1520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2188件,與行政機關形成工作機制76個。
保護市場主體權益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2023年,全省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小專項”。依法妥善辦理涉市場主體權益保護的檢察監督案件1049件,發出檢察建議1032件,實質性化解案件194件,著力營造安商惠企法治化營商環境。
依托“府檢聯動”機制,以專項監督推動地方一些政策未兌現、協議未履行問題得到解決,倒逼出臺精準公共政策。共排查兌現問題清單649個,針對有關行政機關怠于兌現公共政策和未及時履約踐諾問題,依法制發檢察建議73件,督促兌現資金1.2億余元。
針對在刑事案件中發現的虛假注冊登記“空殼公司”,出售營業執照、對公銀行賬戶交由他人使用等違法行為,持續加大對相關行政機關監督力度,督促其正確履行監管職責,維護市場秩序。兩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制發檢察建議237件,已采納205件,督促行政機關及時清理“空殼公司”1546家。
維護特定群體利益 辦好人民群眾身邊“小案”
聚焦農村老人贍養、老人醫療服務、老人退休養老金及補貼發放,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規范設立和安全運行,老年人保健品投資市場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重點領域和情形,我省檢察機關開展守護“夕陽紅”專項監督,在監督辦案中督促相關部門協同履職,探索建立健全老年人權益聯動保護機制。兩年來,共辦理涉老案件311件。
為保障女性權益,省檢察院牽頭與省法院、省公安廳、省民政廳會簽《關于建立辦理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婚姻登記類案件協作配合機制的意見》,聯合相關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冒名頂替或弄虛作假婚姻登記行為專項清理和打擊行動。兩年來,全省共監督撤銷虛假婚姻登記286件,有效維護了婦女群體的婚姻自主權。
聚焦房地產開發、教育培訓、新就業形態等重點行業存在的因拖欠工程款引發的欠薪問題,開展助力根治欠薪專項監督,及時核實并督促住房城鄉建設、教育行政、交通運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及時履行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職責。兩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就根治欠薪工作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140余件,助力農民工討薪1000余萬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