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安徽省小麥赤霉病發生趨勢及防控形勢。
小麥赤霉病是國家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屬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安徽省是赤霉病易發、頻發、重發區域,嚴重影響小麥生產。據專家會商分析,今年全省小麥赤霉病仍將呈現重發流行態勢。
記者在發布會了解到,近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植保機構突出良種、良田、良機、良法、優鏈、優農,抓早、抓小、抓好,因時、因地、因苗施策,完善防控機制,推廣綠色模式,重點抓好小麥“一噴三防”作業,努力實現小麥赤霉病防治全覆蓋,小麥病粒率控制在2%以下的防控目標,確保小麥產量、品質穩中有升,“蟲口奪糧”保豐收。
小麥赤霉病防控將作為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的首場硬仗,確保夏糧豐收的頭等大事來抓,截至3月底,小麥產區市、縣共投入赤霉病防控財政3.64億元,全省累計投入資金共7.49億元。全省落實施肥播種機46萬臺套、植保機械近50萬臺、植保無人機2萬架。各地主動作為,及早組織采購赤霉病防治藥劑和防治社會化服務,做好機手培訓和農機具檢修。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整縣、整鄉、整村,整建制統防統治和代防代治,確保小麥赤霉病統防統治覆蓋率達80%以上。
今年2月,省植??傉?、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聯合制定發布了2024年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明確防控措施和技術路徑。各地分區分類制定防控方案,組織現場觀摩,開展多種形式技術培訓,落實小麥穗期“把準適期、優選藥劑、統防統治、實時監管”四項關鍵措施,提高技術到位率,同時,指導做好小麥收儲時水分管理,防止赤霉病菌繼續侵染。省農業農村廳已安排16個農業和糧食生產保豐收包保聯系服務組、6個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組,常態化、不定期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實地指導。通過“行政人員+技術人員+防治隊伍”技術包保服務,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精細化的技術培訓和服務。
在小麥主產區,全面開展植保無人機飛防第三方實時監管,對無人機作業軌跡、飛行高度、藥劑濃度等科學評判,根據實時監管情況及時啟動補防,通過防治過程監管確保防效。全省各級將派出植保專家對防控效果進行科學評估,采用縣級自評、市級互評、省級抽查和委托第三方機構評估等方式,全面評價赤霉病防控效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研究對策建議,同時,將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成效與評優評先、項目資金分配掛鉤,在全省形成比學趕超的赤霉病防控長效機制。今年,省里還將組織對各地招標采購的藥劑實行統一抽樣檢測,確保好藥好效。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