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監測預警燃氣、供水等險情1600余起,萬分之一濃度燃氣泄漏可快速定位,0.3升/分鐘的微量水管泄漏可快速溯源……估計很多市民想不到,在自己看似平凡的生活背后,有一個不平凡的城市生命線系統在默默地守護著每個市民的日常安全。3月2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市今年的重點城建任務正式發布,將繼續推進“1155”大交通計劃,推進城市生命線三期工程建設,推進城市更新,增設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
城市安全監測預警“合肥模式”攬大獎
燃氣、供水、電力、綜合管廊、橋梁等,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生命線”。然而,管網深埋在地下,橋梁矗立于空中,出現問題難以監測?!耙院戏式ǔ蓞^燃氣管網為例,其總里程已超過了上萬公里。要在這么長的管線中,及時發現燃氣隱患風險并排除,難度相當大?!睘榇?,合肥市打造了城市生命線系統。
經過連續多年的發展,合肥市陸續建立“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綜合管廊、消防、水環境”等多領域監測系統,繪制“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安全管理集成到一個平臺、一張網絡、一套指揮體系中。通過模型算法,萬分之一濃度的微小燃氣泄漏即可快速定位泄漏管線、0.3升/分鐘的微量水管泄漏即可溯源到泄漏點±1米……
得益于生命線系統的“前沿哨兵”作用,合肥市近年來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下降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70%。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共監測預警燃氣、供水等險情1600余起,有效化解了市民身邊看不見的安全隱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項目近期還喜提“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按照計劃,合肥市今年將深化細化城市安全保障,推進城市生命線三期工程建設,加快對已有專項提標擴面。持續實施市政設施專項整治提升和燃氣安全專項整治。
新添城市快速路,宿松路將南延
在城市交通建設方面,合肥市將穩步實施“1155”大交通計劃(即到2025年末,建成及在建鐵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軌道交通500公里、城市快速路500公里,“環+放射+方格網”的城市交通網基本構建完成)。
具體建設內容包括,計劃建成下塘工業園、銅陵江北港鐵路專用線,爭取合寧合武直通線早日開工;全面推進“大外環”北環線、西環線建設,全向拉伸城市框架;開工建設宿松路南延、魏武路等重要快速路;計劃開通運營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線、8號線一期。截至目前,“大外環”西環線——淮南至桐城高速公路合肥段已開工;4號線南延線正在與既有4號線貫通試運行;8號線很快將實現“軌通”,預計今年底有望拉近長豐、北城與合肥老城區的距離。
適度超前布設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
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是合肥市近年來城市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該市今年將用更大的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加快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科學劃定片區更新范圍,加強片區統籌,形成“成片連片”有機更新,加速推進龍高照、和平路等一批城中村改造片區項目,重點將園博小鎮、衛崗王衛、大鋪頭片區打造成為亮點示范工程。
在提升城鄉建設品質方面,準備實施打通15條斷頭路,治理15處擁堵點。優化城市交通微循環,按照“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推進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開展第二批小城鎮新型城鎮化示范建設,編制全市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規劃,有序開展傳統村落保護性建設。根據此前發布的信息,今年將建成城市停車泊位10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14400個以上,盤活共享停車泊位5000個以上,建設公共充電設施2000個。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