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財力辦大事, 安徽零基預算改革率先發力重大科技專項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4-03-17 18:46:01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發展的硬道理。項目從分散到集聚;資金從小規模到大體量;預算管理從多個部門到全省統一。安徽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如今有了高規格、上規模、強支撐、大撬動的新體系,正助推我省科研的“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兩三百萬到1800萬

    1994年成立的合肥醫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生物醫藥行業的重點企業。去年,他們名為“基于人工智能等多學科融合的源于皖產中藥的創新藥發現、提升及開發”的項目獲得省、市財政資金支持。

    “為深化零基預算改革,2023年省政府整合發改、科技、工信等部門科技攻關資金,設立10億元省科技創新攻堅專項資金,集中力量支持全省科技攻關?!卑不帐】萍紡d資源配置與管理處副處長段菖蒲介紹。

    “這個改革措施解決了科技項目研發的資金支撐難題,展現了政府的決心,給了企業更多信心?!?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合肥醫工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廣衛向記者介紹。數據比較,感受直觀。過去,該公司的科技攻關項目,按照多部門資金支持的規定,單個項目最高也就兩三百萬元。而去年他們申報的新項目,通過多輪專家評審、實地考察等環節,最終獲得專項資金1800萬元支持?!斑@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焙螐V衛說。

    數倍支持資金體量增長,還撬動了更多加持。同步,合肥市財政拿出1800萬元配套,企業自有資金也跟著投入了9000萬元,還有一些社會投資機構紛紛找來,要投資項目。此外,項目實施也吸引了省外高校及其技術人才參與進來。

    “生物醫藥行業的特點是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闭春?、專家看好、財政支持,讓企業自己也敢投,社會也青睞,一套連鎖反應下來,激發了何廣衛這名醫藥行業老兵的“新激情”。

    他介紹,新項目有兩個出發點:一是完全以中醫藥研究為主;二是跨學科,把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現在醫藥行業中比較新的類器官和器官芯片相結合,將創新藥物的評價形式和新技術融合在一起。簡單講,這是一種醫藥行業“方法論”的創新。

    目前,該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腦血管疾病,以中醫藥為基礎,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本地化生產創新藥物,率先應用于安徽、乃至全國醫療機構的臨床診療中。

    關鍵科研領域的“底氣”

    和生物醫藥一樣,作為戰新領域的重要基礎,工業互聯網在我省這幾年來快速成長。

    “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卡脖子’技術問題,同時還要結合國內現代工業發展的核心需求,填補空白,向世界尖端技術邁進?!绷缪蚬I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內核研發部負責人周維介紹,他們申報的項目是“工業互聯網多模態智能感知與認知決策關鍵技術攻關”,主要圍繞工業領域的智能感知、認知和決策展開。去年初,項目申報,5月完成答辯后入選項目庫。

    獲得的資金支持方面,省專項資金撥付1510萬元、合肥市財政也配套1510萬元。有了省、市財政的投入,該公司也大膽投入4600萬元左右,項目研發的總投入達7600萬元左右。

    “資金的大力支持,讓我們有了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的底氣?!敝芫S說,該公司項目一期研究已有部分成果。例如:羚羊工業大模型在2023年工業互聯網金紫竹峰會獲評“年度工業大模型先鋒榜TOP20”第一,并開發出知識工匠、iMOM、GBI等多款基于工業大模型的產品,已在國家能源集團等多個工業企業落地;還有3D內窺鏡,是國際上目前工業領域比較領先的技術,在高端裝備的精密測量(如飛機發動機檢測)等領域都有越來越多的應用。目前,項目組研發的國產3D內窺鏡能直接對標國外一流競品,樣機已在客戶處進行測試驗證。

    分散到集聚

    “零基預算改革,實際上是我省用資金統籌倒逼政府工作整合的探索?!卑不帐】萍紡d資源配置與管理處副處長段菖蒲回憶一年來改革歷程時說。2023年,省政府整合省發改、科技、經信(現為工信)等部門科技攻關資金,設立10億元省科技創新攻堅專項資金,集中力量支持全省科技攻關。

    零基預算改革帶來了什么?

    段菖蒲說,改革前,我省科技攻關存在“分散、重復、低效的‘老毛病’”。省發改委有科技創新“攻尖”計劃、省科技廳有重點研發計劃、原省經信廳有重點領域補短板計劃等,項目多,支持力度弱,部分項目還存在重復支持的問題。因多頭管理,一些項目單位不把精力放在項目攻關上、而是放在部門“公關”上。

    改革后,省科技廳認真落實省主要領導工作指示,按照零基預算改革“1+4+1”制度,強化部門協同,開展有組織攻關。

    按照省政府要求,成立專項資金使用工作專班,構建了“1+1+N”工作協同機制(省科技廳牽頭、省財政廳全程參與、其他省直部門根據科技攻關任務需要參加),為集約高效使用科技攻堅專項資金提供組織保障。

    從流程上,省科技創新攻堅專項資金完善管理機制,由科技廳牽頭,會同發改、工信、農業農村、衛健、環保等部門,聚焦我省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最緊急、最緊迫”問題,共同征集項目需求、共同凝練項目指南,于去年4月底前統一發布了申報通知,共申報項目1762項。評審環節,科技廳會同專班成員和相關部門共同遴選評審專家、統一組織項目評審。在決策環節,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專班全體會議審定項目和資金安排。經去年6月26日、9月26日兩次專班會議,最終確定項目立項287項,其中省重大科技專項17項,高新、農村、社發領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60項,省中醫藥攻關專項10項。

    部門項目變身省政府項目

    “通過零基預算改革,形成集中統一的科技攻關指揮體制,把部門項目變成了省政府項目,我們也有能力干了一些多年想干而又沒辦法干的大事?!倍屋牌颜J為。

    這項改革,首先讓我省科研項目更加聚焦,支持方向上,將省重大科技專項和省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方向由2022年的40個優化整合為2023年的22個,且都是省委、省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例如:圍繞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產業,安排了“車規級電源管理芯片”“高鎳+硅碳材料的大圓柱電池”“碳纖維復合材料模注一體輕量化”“自構網型光伏逆變器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圍繞現代農業領域,安排了“水稻優異新品種選育”“皖東牛肉用新品系選育”等項目,力爭在這些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其次,改革加大了對科研的支持力度??萍脊リP資金總量上,由原來的每年4億元增加到10億元。強度上,單個項目支持強度由平均81.7萬元提升到469.5萬元,提高了4.7倍,特別重大的項目省支持資金可達億元以上,有效改變科技項目“小而散”、科技資金“撒胡椒面”局面。如:中醫藥專項,2023年共實施10個項目、支持資金1.35億元,平均支持強度達1350萬元。而省重大科技專項平均每個項目支持資金達1.3億元,這在零基預算改革之前是難以想象的。

    第三,是撬動作用明顯。2023年立項支持的287個項目,經費總投入96.5億元,省財政支持資金15億元(分3年撥付,2023年撥付10億元),引導市(縣)投入資金15.9億元,帶動項目承擔單位投入資金65.6億元,帶動比約1:5.4,較好地體現了省主要領導強調的“市場邏輯、資本力量”的工作理念。

    第四,企業主體更加突出。我省零基預算改革支撐重大科技專項研發,從制度層面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求80%技術需求、50%評審專家、60%項目投入來自企業。去年企業牽頭和參與的項目數量和資金占比分別為81.7%和94.8%,較2022年分別增長了13.6和8.8個百分點,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主體。

    第五,項目管理更加專業。例如: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大兵團協同攻關,全鏈條、系統性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在段菖蒲看來,零基預算改革改變了科技攻關多頭管理局面,大大減輕了創新主體多頭申報負擔。大兵團協同攻關、大幅提升項目支持強度、擴大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等舉措,得到了創新主體的普遍贊同,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在國內,青島市是較早開展零基預算改革的城市。長三角區域,浙江率先開始零基預算改革。安徽是第二個開展零基預算改革的省份。

    不滿足于現狀,科技部門有更多思考。

    段菖蒲說,目前零基預算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只對科技攻關資金進行了整合,創新平臺建設等領域依然多頭管理、分散配置,企業急盼的產業研究院和中試基地建設等,沒有經費支持。為此,該廳將從加大資金統籌力度、擴大統籌范圍兩個方面提出進一步建議,希望能夠助推全省更多創新成果的涌現。(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