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今年年初,外賣小哥張先生收到一份快遞,快遞內印制一份活動宣傳單,掃碼進群后,群內有紅包領取,紅包提現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張先生立馬警覺,放棄領取。一個星期后,張先生上班期間突然接到“110”視頻電話,自稱是公安機關民警并自報警號,并要求張先生當天前往刑偵大隊,因為其涉嫌非法洗錢,案件涉密,需要密切配合民警辦案,要求張先生提供身份信息、賬號核實,張先生正在準備提供信息時,剛好接到家人來電,張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可能遇到了詐騙,再查看來電號碼,已不再顯示為“110”,隨后報警核實電話中提供的警號也并不存在,這才發現自己剛剛差點上當受騙。
●風險提示
1、在網絡平臺透露個人真實信息,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銀行(支付)賬戶等,不要轉借給他人使用,避免上當受騙;
2、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號碼、二維碼、短信和電子郵件等;
3、使用手機官方商店認可的途徑下載相應軟件,不下載、安裝來源不明的軟件;
4、警惕向您詢問個人金融信息的電話及短信,任何直接要求您告知銀行賬戶、密碼、身份證信息或向來歷不明的賬戶轉賬,均應保持警惕,應予以拒絕,主動撥打官方渠道服務熱線核實確認,必要時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