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不要急
◎南窗紙冷
2023年的最后一天,帶小孩去了個小小的水族館。他被水族箱里飄飄欲仙的水母們美到了,強烈要求養水母。一聽到要養什么,我的腦海立刻警鈴大作。小孩們總是不切實際地想擁有各種可愛寵物,完全意識不到背后所需要承擔的巨量勞動。我家此刻擁有五只鸚鵡,家里每天都飄滿了鸚鵡啄食飛濺出來的麩皮以及各種顏色的羽毛。此外我還養貓,一度還養過魚、養過蝦、養過倉鼠;可以說,在動物養殖這件事上,海陸空三界我都算頗有心得了。
新年第一件事,養水母。
水母缸和水母都是從淘寶買的,毫無疑問,裝配和開缸這種事都得我來做。小孩只是不負責任地看了一眼,說了聲“媽媽加油哦”就去看動畫片了。我研究了半天水泵怎么裝、燈光怎么裝,怎么配鹽水,怎么把水母撈進缸里而不會傷到它們……得益于我養魚的經驗,這倒不太難,但說實話水母實在是我見過最脆的東西了,透明的,小小的一只只,不仔細看,甚至都看不見。
開缸12小時后喂水母。我仔細看了下喂養指南,如受重擊——
指南寫著,水母要吃豐年蝦,豐年蝦要活的,剛孵化出來的。賣家非常好心地送了我一包豐年蝦卵和一個視頻,教我如何孵化豐年蝦——吃什么活蝦!我都沒可能每天吃上活蝦好嗎?
我氣急敗壞。當然這種事情小孩也是不會負責的,我和他講,他假裝沒聽見。
我每天都想偷偷把他的鸚鵡放走兩只。五只鸚鵡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它們太聒噪了,并且因為沒事做成天打架。小藍打小綠,小綠打小白,小白打小黃,打得不可開交遍地飛羽。在周末“鸚鵡放風日”,五只鳥快樂地在家亂飛,而我總是能在夜晚收獲遍地鳥屎。
2024年,我衷心希望少養點寵物。不管什么,我都不想再擴大養殖規模了。
2024年的開始我就得了流感,也許不是流感,而是支原體之類的呼吸道疾病,不過難以辨別,對我來說也沒區別。我每天早上醒來,都要努力地一節節把自己撐起來,帶著酸痛的肌肉和昏沉的腦袋去上班。這樣的開年未免有點不太美妙,我沒啥食欲,但強迫自己每天都吃三餐;戴著口罩盡量少說話,把有限的能量用在處理工作上。就這樣,也快要拖到新年的第一個周末,流感也快好了。
從前遇到生病,總未免有點怨天尤人。這么忙,又是新年,怎么就恰好生病了呢?如今我不太考慮這樣的問題了。中年人,小毛小病都是難免的。生病了就慢一點,遇到什么事也不要著急。
小孩五六歲的時候,有天我帶他出門,因為臨出門前耽擱了一會兒,要遲到了,我有點心急,抱怨了幾句。這時小孩忽然仰著腦袋對我說,媽媽,你不要急呀,慢—慢—來。
今年忽然又想起了這句話。小孩沒說錯,不要急,慢慢來。
保持好奇心
◎風舉荷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拍完《繁花》后辛芷蕾感嘆,從不知道自己這么美。有人分析,為什么王家衛能拍出不同女性的美——因為他只用單機位拍攝。
在影視日益產業化的今天,大部分導演都會安排三四五六個機位,演員一條過后,可以從不同角度剪輯出最好效果。
但王家衛偏不,堅持單機位拍攝,就要求布景、燈光、收音,演員的狀態,在那一瞬間必須全部是“對的”。這樣只下“笨功夫”,只做“慢活”的導演,無疑固執又苛刻,但正因為他的這份偏執,才讓作品呈現出一氣周流的美。
“一氣周流”是個中醫理論,清代大醫黃元御認為,人體內有一股無形之氣,一直不停周轉,只有氣血通暢,身心才能達到平衡。這大概就是為何中國人評判過的好不好,通常會問一句,“氣順不順”?
剛剛過去的2023年,你的氣還順嗎?
《黃帝內經》里說:地給人的能量是食物,天給人的能量是氣。呼吸,是與天地通達的過程?;蛘哒f,呼吸在幫我們與這個世界建立一道隱形的橋梁。瑜伽、冥想、八段錦,幾乎所有的養生法都異常注重呼吸。而開始專注于一呼一吸間,萬馬奔騰的心就能慢慢回到原處,萬物有靈的能量仿佛也會將人照拂。
很多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都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雖然每個人呱呱墜地那瞬已學會呼吸,但成年后仍需不斷練習呼吸,才能達到心流狀態。
從“會了”到“做好”,中間還隔著萬水千山。
前幾日和小兒在家背《朱子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蓖话l感慨,“你母后當過那么多種班干部,現今覺得最有益處的,就是勞動委員。人最大的風水是干凈整潔,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能力,你得和我一起干家務!”
關于好日子的想象,我喜歡晚明時名士李日華的描述:“潔一室,橫榻陳幾其中,爐香茗甌,蕭然不雜他物。但獨坐凝香,自然有清靈之氣來集我身。清靈之氣集,則世界惡濁之氣,亦從此中漸漸消去?!?/p>
一間清潔整齊的房間,有香爐清茶,能呼吸靜坐,不忘每日三省吾身,“清和其心,調暢其氣”。清潔,是僅次于圣潔的美好品質。心氣清潔,大約是個保持生命力的好法子。
2023年,很多人都說過得辛苦——有人辛苦在措手不及,有人辛苦在不太適應。前幾天看到一句很有智慧的話,“這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完的坎”。永遠沒有準備好的生活,確實是勇敢的人更早享受世界。
接下來的2024年,又有什么新年心愿呢?
40+后,對自我有了客觀認知,妄念少了,迷惑確實也在變少,心愿也變得很小。
作為獨生子女,祈愿長輩身體健康,即使生病也請一個一個來,不要扎堆住院,真伺候不過來。
作為10后監護人,提醒自己少嘮叨,嬰兒期的他是牛喂大的,少年期的他是網課教育出來的,電子時代,世界扁平,大家有幸做人生伙伴共同成長,媽味太濃,又稱老人味。
作為個體,對自己最大的期待,首先是保持體力,這是一切夢想的基礎;其次是保持好奇心,才有迭代的內驅力;再次是保持柔軟,像呼吸一樣柔軟而持續,才能調暢其氣,與這個世界自在交流。
可有雪花寄一朵
◎譚娜
翻過新年, 內心卻藏著一團火,那歡喜的火苗鉚足了勁兒往外溢,似是在奔赴一場雪的邀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對于雪自然是不陌生的。后來去了深圳,與舍友們聊天,談及雪時,我被她們好奇與羨慕的眼光簇擁著,在她們的追問里,雪的樣子,雪的味道,雪的一切,都仿佛擁有著神秘的魅力。
原來,那些我已熟視無睹的雪,卻是很多人從未見過的神秘。也許正是因為伴著雪走過了成長的歲月,所以當空間拉開了距離,才發現曾在身畔飄飛了那么多年的雪,沒有一朵落進心里。而此刻,從未有過的對雪的期待,卻在時空的彼岸開始萌芽。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境,喜好總是會有所變化,這大概就是成長的意義。
說不清是何時喜歡上雪的, 只是一進入深冬就開始在心里盼望著一場雪,白茫茫一片,干凈得讓人的心里落不住一丁點塵埃。雪的白時常讓我覺得震驚,世間萬千艷麗的色彩原來都抵不過這一點白,那么純粹,一點都摻不得假??粗酌C5囊黄?內心似是有塊橡皮擦,擦掉那些煩心事和不如意,又是一張白紙,來年開春又能在這張白紙上書寫人生的篇章。
也曾一個人走在雪地里,慢慢地走啊走,其實沒有目的地,只是不想辜負這一場雪的到來,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赴這場無聲的邀約。一個個腳印在身后清晰可見,那真是雪中獨特的足跡。
清代文學家吳錫麒在一首詩中寫道:“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弊x到這句詩,我倒是很想改成可有雪花寄一朵?
雪花輕薄,純白,清涼,六片花瓣,它的美在我看來是絕美。想起納蘭性德的詞:“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p>
于是癡癡地幻想,在一場雪落下時,能有人隔屏寄一朵雪花給我多好,我想這會是很特別的禮物,我只會讓這一朵雪花在文字里永開不化,也會把這份感動珍藏在心田。若沒有,我愿在一場雪落下時,把這一朵雪花寄給知心的好友,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美好。
好雪片片都落在了人間,干凈的雪花也該寄給生命里一些重要的人,我沒說的,雪花都替我說了。
每到深冬,內心都會有一種期待,似有一封裝著雪花的信從遠方寄來,我并不知曉它哪一天到,但我確信它正在來的路上,而我一點也不著急,因為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等待的。
平靜地活著
◎錢紅麗
日升月落,一年年并無兩樣。唯一不同,新年的夜里,沖天炮連綿,凌晨不絕。
神經衰弱的人聽不得一點聲響,睡下復爬起,哈欠連天,肉體如困獸,靈魂卻不曾安眠,自臥室闖到客廳,焦急而恐懼……家人好言相勸,沒辦法,這一年大家都過得不好,只有炸炸炮竹宣泄宣泄。
嗯,是這么回事。對別人有了體恤,自焦躁到平靜。這不絕于耳的噪音,亦可忍耐。忍耐,并非逆來順受,而是飽含著對于外界的寬容。
重新躺下,試著睡……睜眼,晨光初露,太陽懸在東南一角,彤紅而無力。喝一碗白粥,吃幾片鹵牛肉。
午餐不燒了。歇一日,一年忙到頭。
準備掃掃塵,寓言不讓靈魂蒙塵之意。一年年,總是陷入焦慮、惶恐之中,一顆心郁郁累累無以安放,靈魂的鏡子已然蒙塵,不復明亮,何談倒映光芒?
坐地板上,將電腦每一根接線皆擦得干凈,外放音箱凹槽中的浮塵逐一拭凈。
聽說過去的匠人,過年時都要拜拜吃飯的家伙,木匠拜拜斧、刨、墨斗,磚匠拜拜刀具,屠夫拜拜腰子桶……
這些年來,用壞三臺電腦,一次也未好好拜過它們。今天幫電腦仔仔細細除塵,也算一種愛惜。
拂去一尊陶質茶寵小沙彌身上余灰,擺放于電腦顯示屏旁。一開機,便看見他,并學習他,戒驕戒躁,心緒平和??v然什么也不寫,每日枯坐南窗前,也要平靜度日。
微博上,一位出家人擺出一朵白山茶,潔白無暇。白花勝過一切綺麗色,因為純粹。我們雖不曾認識,卻執意給她留言,祝您新年如意。她一年年行腳山中,拍下的山泉、流嵐、薄霧、明月、鳥影、土地、青草……給我帶來莫名慰藉。每見山野之氣象,心為之遠。
大門上數年的舊畫,新換一張,是癸卯年掛歷撕下的,復刻八大山人的一張冊頁,蒼灰的底子上,憑空斜出一朵銅色枯蓬,一只白頭翁飛過來,動靜適宜,如十萬春花流瀉。大片飛白,進出間抬首低頭,次次見,次次新——寂寥枯敗間更顯生命的張力。
什么是藝術?讓你的靈魂為之顫抖的一切,皆為藝術。宋元明清間古畫燦若繁星,龔賢馬遠黃公望陳老蓮八大山人,諸位畫作蒼古高遠,久看有悲意,一直走在時間的前頭,你永遠追不上。一如老子莊子諸圣們,他們的思想一樣走在前頭,不老不舊不死不枯,常讀常新。
朋友圈中若干書畫家,紛紛磨墨試起新宣,如若老遠拎一壺老泉,燒火試新茶。日子盡管是舊日子,因為情緒的雀躍,總歸可以試出新意。
嶄新的一天橫陳,我看見各位蓬勃的創造力。
不論何日,心情最重要。
一位二十六七的北方女子,忽然來到浙江山中,租下一所房子,修葺一翻。養了些雞,房子四周開墾幾爿菜園,她做事細致耐心,以篩子篩土,土像粉似的,平平整整,撒上菜籽……她的心有多寧靜?那是千萬個靈魂上的我。
她騰出幾間房做民宿??腿藖?她家有什么,吃什么。
也一直有居山之想。飼養雞鴨鵝鷙,蒔花種菜,一樣不曾忘記。居山,即回歸自然,亦是葉落歸根。
哪一座山,裝不下小小人類?
今年的餐桌上,沒有清供。往年買一把紅菜薹,會留兩三根插瓶,清水儲養一日,花蕾初綻,紅葉黃花,煞是可愛。今年的紅菜薹太貴,舍不得買來吃,談何插瓶?
今年,蔞蒿同樣貴,十二元一斤,去年八元。富平柿餅更貴,往年一盒三十余元,今年六十余元。以此推算通貨膨脹率,大驚。
不吃了,統統不吃了。我媽從小教育我們,過日子要精打細算細水長流……
一天頗有成就感,原本渾身酸痛,因搞起清潔,連門口踏腳墊子都刷洗干凈,尤其自己臥室兼書房,蹲下來,一點一點抹凈,每一絲縫隙皆不放過。潔凈得可以隨便躺倒于地板……
望著潔凈的家,我的心情復歸于寧靜。對的,新年的愿望,就是平靜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