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寧張衛海:創新出黃精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來源:安徽商報合肥網 責任編輯:伍獻娟 分享到 2023-12-18 15:39:55

    茗洲村,位于黃山市休寧縣流口鎮,因茶得名,從宋朝聚居以來就以“植茗、采茗、制茗、售茗”而聞名。群山環抱間,常年云蒸霧繞,新安源頭水穿村而過,沖擊而成的沙洲地貌,是茶葉生長的絕佳之地。茗洲炒青自古以來被稱為“屯綠”中的極品,茶湯美、味道香,一直深受茶客的喜歡。

    /private/var/folders/77/vqgjd3sd6njcp3t7fxr8gkd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31213111759/output_1.jpgoutput_1

    /private/var/folders/77/vqgjd3sd6njcp3t7fxr8gkd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31213104611/output_1.jpgoutput_1

    茗洲村人張衛海,從小就氤氳在茶香中,浸潤在茗洲的山水里。1992年,張衛海畢業于茶校,師承制茶匠人黃國強,投身于復興茗洲茶的事業中。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在原有茗洲炒青茶葉基礎上,通過制作工藝、制茶機器和采摘標準等方面的改良,成功對茗洲炒青品質提升,并創立了茗洲葆和堂茶葉品牌。此時的張衛海不僅是茶葉公司的老板、休寧縣農民致富帶頭人,也是黃山市茗洲炒青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4901702437034_.pic

    除了堅守茗洲炒青制作工藝,他還多年研究,以傳統制茶工藝復原明代貢茶。他根據《茗洲吳氏家典》記載,通過老一輩鄉親的回憶,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歷經數年,成功復原古法紅茶制作工藝。因制作標準嚴苛,需采用明前芽尖作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通過做形,進行文火烘焙至干,通過自然轉換,然后補火、清風、裝箱而制成。整體茶葉外形條索緊細,苗秀顯毫,帶有黃金葉,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湯色紅艷透明,葉底鮮紅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而后在當地茶葉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將此茶命名為黃山金毫。

    /private/var/folders/77/vqgjd3sd6njcp3t7fxr8gkd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31213110148/output_1.jpgoutput_1

    /private/var/folders/77/vqgjd3sd6njcp3t7fxr8gkd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31213105208/output_1.jpgoutput_1

    在堅守傳統制茶工藝的基礎上,張衛海不斷創新茶葉新品,從以茶養人一途深入研究,以養生食物黃精融入茶類,進行調配。黃精藥材的屬性致使口感不佳,而張衛海從未放棄,與藥師一次次試驗,一次次調整。經過兩年的研究,靠著對各類茶葉的深度認知和特殊現代化加工技術,讓黃精完美融合紅茶的鮮、醇、甜。在注重口感時還保持了茶與黃精的養生功效,讓紅茶的提神消疲、養胃生津與黃精的補中益氣相得益彰,十分貼合辦公室人群日常調養。

    黃精紅茶的研發,是茗洲制茶人的智慧結晶,也是非遺傳承人張衛海的創新成果,更是帶領村民建設和美鄉村、奔向更好未來的新希望。

    24921702437122_.pic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