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亳州市譙城區張店鄉泥店村,黨員服務隊在田間幫助農民為剛種植的中藥材白芷覆蓋地膜。
初冬時節,正是“藥材之鄉”白芷、白術、玄參等中藥材種植的好時節,亳州市譙城區張店鄉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種植藥材,確保藥材豐收,農民增收。
近年來,亳州市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采取“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白芷、白芍、牡丹、菊花、桔梗等特色中藥材種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勤利 通訊員 劉松年 攝)
12月4日,在亳州市譙城區張店鄉泥店村,黨員服務隊在田間幫助農民為剛種植的中藥材白芷覆蓋地膜。
初冬時節,正是“藥材之鄉”白芷、白術、玄參等中藥材種植的好時節,亳州市譙城區張店鄉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戶種植藥材,確保藥材豐收,農民增收。
近年來,亳州市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采取“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白芷、白芍、牡丹、菊花、桔梗等特色中藥材種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勤利 通訊員 劉松年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