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亳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亳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今年10月底,亳州市“信易貸”平臺累計入駐金融機構49家、發放信貸產品148個,累計實名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4.4萬家、授信總額超過720億元。
今年1~10月份,亳州市信用平臺累計歸集信用信息611.7萬條,其中“雙公示”信息160萬條、行政強制等5類行政行為信息0.9萬條,水、電、氣等特定信用信息98.2萬條。建成了“一網三庫一平臺”,即“信用亳州網站”“企業法人庫”“個人信用信息庫”“重點人群信用信息庫”“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實現信用數據管理與填報、聯合獎懲、異議處理、專題分析等多種應用,并與省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亳州市不斷提升信貸服務水平,升級“信易貸”平臺功能,推出“小微擔”“農信擔”等系列產品。圍繞服務“千家藥企、十萬藥商、百萬藥農”中醫藥特色產業,利用大數據優勢,推出個性化“純信用”普惠金融服務,實現了普惠金融從以物抵押到信用有價、從市場尋機到處處生機、從風險未知到全程可控的三大轉變。截至10月底,通過“純信用”為1.7萬家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經營主體和11.9萬市民、農戶提供貸款722億元,不良貸款率1.6%。
亳州市聚焦重點領域,實施全流程信用監管,健全信用監管機制,創新信用修復機制。按照“誰處罰、誰告知”的原則,建立《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送”的工作機制,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同時,也做好信用修復告知提示工作。今年以來,亳州市共受理信用修復申請800余件,幫助300多家失信主體完成信用修復。
近年來,亳州市還扎實開展“黨建+信用”平臺建設,形成從農戶信用評分評級、信用村評定到貸款金額和利率差異化全流程的常態化運行。截至目前,全市已評級農戶162.65萬人,已評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4426戶,已評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1220個,通過平臺為4.9萬個信用主體存續授信58.02億余元。(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