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在第二屆鄉村振興(廣州)論壇舉辦期間,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產險")主辦的"金融+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同期舉辦。
來自政府部門、農經專家、平安產險等領導和代表參會,圍繞"金融+科技"支持鄉村振興做法、地方鄉村振興優秀實踐案例展開分享和探討,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安產險團體事業群總監姜華主持論壇。
論壇上,廣東省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分享了保險助力清遠麻竹筍產業發展案例。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竹筍的美味冠絕古今,引得墨客老饕競相稱贊。
麻竹筍渾身是寶,新鮮或曬干麻竹筍可以做菜,筍苗可賣給農戶種植,成竹用來制紙,葉子曬干后可以當粽葉,被稱為"剝皮黃金"。
一根筍撬動大產業。近年來,西牛麻竹筍作為"清"字號特色農產品擴量提質塑品牌,正在被廣東清遠市委、市政府樹立為著重打造的五個百億元產值農業產業之一。西牛麻竹筍已成為清遠市富民興村的支柱產業。
特色農產品麻竹筍,打造"清"字號百億大產業
在中國麻竹筍之鄉——廣東清遠西牛鎮,一根根麻竹筍破土挺立,成長成熟等待著砍筍的人們。筍農鉆進竹林,一砍一掰,一根一人多高的麻竹筍砍下來拿在了手里。
每年的5-10月都是麻竹筍生長的旺季,也是筍農最忙碌的季節。雖然10月已到收筍的尾期,但在西牛鎮小灣村,仍有不少筍農帶著砍刀鉆進竹林,希望再收獲一批新鮮的麻竹筍。
一大早,小灣村村民李伯與妻子帶上收筍的工具,結伴進入竹林,仍然希望能夠有所收獲。不一會,李伯看到一根符合"標準"的麻竹筍,只見他手起刀落,一根鮮嫩誘人的麻竹筍被收拾停當。
"麻竹筍全身都是寶,能加工成筍尖、筍干、筍衣和酸筍等,產品分為調味筍、筍干和酸筍三大系列,產品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遠銷日本、東南亞、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地區。"對于麻竹筍如今的發展,西牛鎮黨委書記方武賢與當地筍農一樣如數家珍。
數據顯示,常住人口約3萬人的西牛鎮,就有2萬多人從事麻竹筍相關產業,筍農戶均年收入約15萬元。其中,李伯所在的小灣村委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動村民種植麻竹筍,目前全村種植的麻竹筍已超過6000畝。每年每畝為農戶增加純收入2500元以上。
經過多次調研,清遠市委、市政府明確,將西牛麻竹筍作為"清"字號特色農產品之一,集中力量來擴量、提質、塑品牌,推動打造百億元產值農業產業。
價格指數保險托底,老鄉"放心種、大膽種"
隨著消費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西牛麻竹筍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22年,全鎮麻竹筍種植面積約20萬畝,鮮筍年產量35萬噸,年總產值近18億元。
但是,麻竹筍作為多種食品的原材料,其價格基本由市場成品價格倒推決定,價格波動對收入影響巨大,農戶沒有議價能力,制約了麻竹筍種植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農業保險可以幫助農民分散風險、穩定收入,提高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面對價格波動風險,如何幫助農企、農戶保持"價格下跌我不怕,價格上漲我開心"的心態,成為平安產險需要完成的課題。
針對麻竹筍價格波動風險,平安產險通過多次調研和實地走訪,與西牛鎮相關部門多次接洽,根據西牛麻竹筍的交易特點,創新推出麻竹筍價格指數保險,讓農戶有價格托底,"放心種、大膽種"。今年3月在西牛鎮赤米村落地了清遠首單西牛麻竹筍價格指數保險。2023年度已為西牛鎮1.87萬畝麻竹筍提供超3000萬元的風險保障。
同時,平安產險還攜手儲蓄銀行清遠分行推出"保險+信貸"模式,解決麻竹筍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即以麻竹筍價格指數保險保單為質押,通過增信撬動授信額度,化解銀行在創新開發貸款產品時對風控的顧慮,推動銀行接受非固定資產為第二還款來源,解決麻竹筍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
麻竹筍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實施,不僅能夠幫助經營主體、農戶抵御市場價格下挫風險,讓種植戶無后顧之憂,還能強化市場導向,提升西牛麻竹筍的市場定價話語權。
服務農業強國建設,平安產險助力鄉村振興
增強清遠西牛麻竹筍抵抗價格波動風險能力,解決麻竹筍經營主體融資難等問題,只是平安產險以保險力量幫助農戶抵御市場價格下挫風險,讓種植戶無后顧之憂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平安產險聚焦菜籃子工程、優勢特色農產品、雙碳戰略等領域因地制宜開發落地近3000款農業保險產品;同時,深入探索價格保險、氣象指數保險等產品,持續推動農險保障程度從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從保財險損失向保價格收入升級。
圍繞保險支持現代種養植產業發展,保險支持農業科技產業化運用等問題,平安產險不斷開展探索和實踐,以"金融+科技"力量服務鄉村振興,為助力農業強國建設提供新路徑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