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研究人員室溫超導論文再遭《自然》撤稿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張春雨 分享到 2023-11-09 14:45:37

     新華社倫敦11月8日電(記者郭爽)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刊發撤稿聲明稱,美國羅切斯特大學蘭加·迪亞斯研究團隊今年3月發表的關于一種含镥、氫、氮的材料可在室溫環境表現出超導性能的論文已被撤回。這是該團隊的室溫超導研究論文第二次被《自然》撤稿。

      據《自然》雜志網站報道,羅切斯特大學向《自然》雜志確認,該校已經由外部專家對迪亞斯工作的完整性展開調查。

      迪亞斯研究團隊在今年3月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宣布,已實現全球科學界追求多年的“室溫超導”。3月8日,迪亞斯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稱研發出一種含镥、氫、氮的材料,在約20.6攝氏度的室溫和10千巴(相當于標準大氣壓的1萬倍)的壓力下表現出超導性能。

      《自然》雜志刊發的撤稿說明指出,應論文作者中8名合著者要求,這篇論文已被撤回。這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篇已發表的論文沒有準確反映所研究材料的來源、所使用的實驗測定方法和所應用的數據處理依據。上述作者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問題破壞了已發表論文的完整性。不過,包括迪亞斯在內的其他3名作者“尚未表明是否同意這一撤回”。

      此外,《自然》雜志還對論文中電阻數據的可靠性問題單獨提出了關切?!蹲匀弧冯s志調查后得出結論認為,“(電阻數據可靠性)這方面的擔憂是可信的、必要的,且并未得到解決”。

      2020年10月,迪亞斯等人曾在《自然》雜志報告,一種含碳、硫、氫的化合物在15攝氏度下表現出超導性能,成為電阻為零的超導體,但2022年9月,《自然》雜志編輯部因這一論文實驗數據遭質疑等原因撤掉了這篇論文。今年8月,美國《物理評論快報》也因“明顯的數據造假”撤回了迪亞斯等人于2021年發表在該刊物上的論文。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