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動“知民情、降警情、減訪情、防危情、控輿情、增感情”走深走實,以“六情”活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2023年以來,長豐縣崗集鎮緊密結合該鎮社會治安實際,通過調整巡防勤務模式,積極推進巡防工作創新發展,構建了動態布警、快速反應、協同作戰、高效運行的治安巡邏防控網絡,為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路并進“知民情”。崗集鎮深入推進鎮領導班子成員公開接待群眾來訪制度,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組織開展“六情”主題活動,扎實開展入戶走訪,通過工作微信群廣泛收集意見,堅持“線上”收集線索和“線下”處置反饋相結合,搭建連接黨心民心的橋梁,并將平安建設、民生服務和綜合治理融合到基層網格中,凝聚民心,匯集力量。
有的放矢“降警情”。鎮黨委根據指揮中心每日警情預報調整警力,基于不同區域人員流動、季節變化、易發案時間變化等情況開展分析研判,確定鎮域白天和夜間的重點巡邏時段,實行彈性工作制和錯時工作制,將巡防重點向繁華區域、偏僻地段、居民小區等重點要害部位以及案件高發區域延伸,壓縮犯罪時間和空間,有利于打擊犯罪。同時,在案件的多發、易發、高發區進行嚴密防控,有效遏制各類可防性案件的發生。
主動作為“減訪情”。為將矛盾糾紛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預防、主動排查、主動化解,崗集鎮主動摸排,積極梳理各類重點領域矛盾糾紛事項,建立矛盾糾紛包案化解制度,齊心協力助推問題解決。同時,落實黨政負責人約訪、帶案下訪,與群眾當面溝通交流,圍繞問題癥結,耐心分析,釋法明理,積極引導群眾依法依規合理反映訴求。
勇于擔當“防危情”。聯合公安、城管、消防、安監,通過打造紅色宣傳陣地、流動宣傳點、上門入戶等方式,變“被動接單”為“主動上門”,突出重點工作,管理重點人員,開展集中普法宣傳活動、燃氣安全宣講活動等,宣傳社會治理相關政策措施,普及法律服務知識。
齊抓共管“控輿情”。崗集鎮創新網格治理,選優配強網格員,充分發揮基層網格貼近群眾的優勢,嚴格落實輿情第一時間報告制,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持續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每日有專人接待來訪群眾,詳細登記群眾訴求,耐心細致做好政策解釋、情緒疏導、結果處置等工作。組建輿情管控隊伍,聯合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門等聯動共治,把群眾訴求和各種矛盾隱患解決在事發地,化解在萌芽狀態。
干群互動“增感情”。鎮領導班子帶隊常態化開展平安夜巡活動,維護社區治安環境。集聚學校、企業等社會治理合力,積極開展幫扶和志愿服務,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和生產難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營造和諧社會新風尚,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
為全面推動“知民情、降警情、減訪情、防危情、控輿情、增感情”走深走實,以“六情”活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2023年以來,長豐縣崗集鎮緊密結合該鎮社會治安實際,通過調整巡防勤務模式,積極推進巡防工作創新發展,構建了動態布警、快速反應、協同作戰、高效運行的治安巡邏防控網絡,為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多路并進“知民情”。崗集鎮深入推進鎮領導班子成員公開接待群眾來訪制度,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組織開展“六情”主題活動,扎實開展入戶走訪,通過工作微信群廣泛收集意見,堅持“線上”收集線索和“線下”處置反饋相結合,搭建連接黨心民心的橋梁,并將平安建設、民生服務和綜合治理融合到基層網格中,凝聚民心,匯集力量。有的放矢“降警情”。鎮黨委根據指揮中心每日警情預報調整警力,基于不同區域人員流動、季節變化、易發案時間變化等情況開展分析研判,確定鎮域白天和夜間的重點巡邏時段,實行彈性工作制和錯時工作制,將巡防重點向繁華區域、偏僻地段、居民小區等重點要害部位以及案件高發區域延伸,壓縮犯罪時間和空間,有利于打擊犯罪。同時,在案件的多發、易發、高發區進行嚴密防控,有效遏制各類可防性案件的發生。主動作為“減訪情”。為將矛盾糾紛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預防、主動排查、主動化解,崗集鎮主動摸排,積極梳理各類重點領域矛盾糾紛事項,建立矛盾糾紛包案化解制度,齊心協力助推問題解決。同時,落實黨政負責人約訪、帶案下訪,與群眾當面溝通交流,圍繞問題癥結,耐心分析,釋法明理,積極引導群眾依法依規合理反映訴求。勇于擔當“防危情”。聯合公安、城管、消防、安監,通過打造紅色宣傳陣地、流動宣傳點、上門入戶等方式,變“被動接單”為“主動上門”,突出重點工作,管理重點人員,開展集中普法宣傳活動、燃氣安全宣講活動等,宣傳社會治理相關政策措施,普及法律服務知識。齊抓共管“控輿情”。崗集鎮創新網格治理,選優配強網格員,充分發揮基層網格貼近群眾的優勢,嚴格落實輿情第一時間報告制,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持續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每日有專人接待來訪群眾,詳細登記群眾訴求,耐心細致做好政策解釋、情緒疏導、結果處置等工作。組建輿情管控隊伍,聯合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門等聯動共治,把群眾訴求和各種矛盾隱患解決在事發地,化解在萌芽狀態。干群互動“增感情”。鎮領導班子帶隊常態化開展平安夜巡活動,維護社區治安環境。集聚學校、企業等社會治理合力,積極開展幫扶和志愿服務,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和生產難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營造和諧社會新風尚,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