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建設部門獲悉,由安徽路橋承建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含軌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據悉,這也是今年國內已招標最大的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工程,也是安徽首個空地軌一體化的綜合客運交通樞紐。與此同時,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工程和新橋機場S1線也有最新進展。
據介紹,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含軌道引入)及配套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合同工期930天,包括機場綜合交通中心及高鐵、地鐵站的先行工程,規劃接入合新六城際鐵路和合肥新橋機場S1地鐵線。根據此前發布的招標公告顯示,該項目包括新建17.52萬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配建5.4萬平方米的陸側配套用房。其中,綜合交通中心配套工程2.4萬平方米,旅客過夜用房3萬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綜合交通中心前高架橋及地面交通系統、綜合管廊等設施。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綜合交通中心未來將實現城市軌道、城際鐵路、機場高速和候機換乘等無縫銜接功能。據介紹,綜合交通中心工程是由復雜的建筑群構成,下方是同期實施的S1線明挖土建工程,內設站廳、站臺及軌行區(簡稱S1線T2航站樓站,長度約756米)和合肥經新橋機場至六安城際鐵路新橋機場站先行工程(簡稱為合新六機場站先行工程,規模為2臺6線)?!捌渲?,城際鐵路線分布在地下三層,城市軌道位于地下一層、二層,綜合交通中心則貫穿地上地下實現多種交通方式換乘?!笨紤]到候機旅客過夜的需要,將在綜合交通中心旁邊地面上配建旅客過夜用房(七層酒店+兩層多功能廳)。另外,綜合交通中心還設置了3300個停車位。
在工程建設方面,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工程和新橋機場S1線也有最新進展。據介紹,合肥新橋國際機場T2航站樓項目采用“雙港灣+雙L”的建筑構型,總建筑面積約36.98萬平方米,是T1航站樓建筑面積的3.4倍。自去年12月正式開工以來,該項目全速推進工程建設,并于近期實現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比原定工期提前了兩個月。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屋蓋結構和機電管線安裝階段,屋蓋結構計劃在明年6月份完成。整個項目建成后,結合原有的T1航站樓,可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萬噸、飛機起降30.5萬架次的發展需求。
根據合肥市軌道集團9月6日發布的消息,新橋機場S1線四里河路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據介紹,四里河路站全長270.5米,位于合淮路與四里河路交口,基坑開挖深度達24.2米,為地下明挖二層島式車站。截至目前,合肥新橋機場S1線,已有2座車站封頂,18條盾構單線區間已有11條始發掘進。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通訊員 李麗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