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在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的小吃一條街店門口,店長張禮友和城管執法隊員韓鋒共同將一塊仿古風格的“門前三包”承諾牌張貼在了店門口。據了解,廬陽區城管局將聯合逍遙津街道,通過自查自糾、協同管理、聯合檢查、評比表彰等四項機制,提升街區商家“門前三包”工作的參與度與履約率,進一步提升街區精細化管理水平。
全新 “門前三包”牌有點不一樣
張禮友的小吃店在步行街經營了三十余年,遷入小吃一條街已經六年了,他告訴記者,自己對步行街非常有感情,希望看到步行街越來越好,承諾將盡己所能主動做好“門前三包”。
“門前三包”在合肥已實施多年,但這次有點不一樣。新的“門前三包”承諾牌手掌大小,米黃背景,復古造型,牌面內容為“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承諾,為了具有儀式感,還特地在右下角留出了承諾商戶簽名的區域。
“原來張貼的為藍色的‘門前三包’責任牌,‘門前三包’的責任內容比較詳細。這次,我們根據步行街區的特點,把街區‘門前三包’的內容進行了優化。將“門前三包”責任牌變為“門前三包”承諾牌,促使商戶變被動為主動,共同參與城市治理。同時,牌子仿古建筑的造型,也與步行街改造后的風格較為相宜?!睆]陽區城管局容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步行街區為合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和普通居民區或主次干道有所不同,為了讓管理更為精準,承諾牌上刪除了處罰條款等內容,根據街區特點簡化了“門前三包”內容,如將“及時清理門前綠化內的垃圾雜物”改為“不向綠化帶傾倒垃圾、污水”。同時把責任牌變成承諾牌,進一步督促商戶誠信經營、按規定履約,打造“城市管理人人參與,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圍。
考核獎懲,容錯糾錯,首違不罰
如果說用“門前三包”承諾牌逐步替換責任牌是一種儀式感,那么自查自糾、協同管理、聯合檢查、評比表彰等四項機制則是為商戶參與城市管理提供了參與感。
“淮河路步行街區主街長1040米,有商戶150余家,涵蓋周邊600余戶,日均客流量十幾萬人次。為了提升市民游客逛吃玩樂的體驗感,步行街區于2021年改造后,通過升級保潔措施、警民聯防聯保等舉措,進一步提升街區的管理水平,打造‘席地而坐’的步行街區?!卞羞b津街道淮河路步行街區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員介紹說,街區的管理水平要再上新臺階,必須有商戶和市民的參與、監督。
“比如,街區的保潔員早上大掃之后,轉入日常保潔,對于市民游客隨手扔到商家門口的垃圾,我們希望商家看見后能自行清理。同時,垃圾、茶水等不要在綠化帶內傾倒?!痹撠撠熑伺e例介紹說。此外,街區城管隊員將分片包干,加強日常巡查,幫助街區經營戶解決所需所求。
而對于無能力解決的問題,商家可通過多種渠道,第一時間向城管部門反饋,共同處理,確保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是管理者。
對于商戶“門前三包”的執行情況,城管部門有什么獎懲措施呢?“我們將采取城管隊員與經營戶共同參與考核打分,月度、年度表彰的形式來進行獎懲?!卞羞b津街道淮河路步行街區相關負責人說,城管部門制定考核方案,每月抽取責任單位與城管隊員組成聯查小組,對街區“門前三包”履約情況進行檢查評分。以月度檢查結果為依據,評選出月度“門前三包”履責優質商戶授予流動紅旗。年底匯總成績,評選出年度“門前三包”履責示范商戶,授予獎牌。優質商戶和示范商戶將在促銷活動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商戶及其工作人員,優先納入文明單位、“身邊好人”評選范圍。
同時,堅持容錯糾錯,首違不罰。對于第一次拒不履行“門前三包”責任的經營戶,下達首違不罰提示單;對于拒不整改或情節嚴重的,根據《合肥市市容與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合肥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責任人進行處罰。處罰結果計入信用檔案,取消當年文明單位、“身邊好人”等評選資格。(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王飛 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