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位于科大硅谷核心區——中安創谷科技園的華米科技生產的各類智能手表。記者 徐旻昊 攝
8月24日,航拍的科大硅谷核心區—中安創谷科技園。記者 徐旻昊 攝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盎钏睆哪睦飦??從變革與開放的實踐中來,從擁抱變化、求解問題的擔當中來。
與合肥市城區相連,遠遠地,科大硅谷已拓展至西部丘陵地帶。碧波蕩漾,綠地連綿,從蜀西湖北岸極目望去,能看到大蜀山高聳的峰巒,還有合肥量子科學中心那“H”型設計的逶迤與延展,如同河流般的青影,隱入碧綠的湖水中。
這里是合肥技術與產業創新的重要源頭,這片希望的田野,應和風的召喚,這風,來自科技革命大潮卷起的波峰,來自中國產業升級洶涌的浪尖,來自安徽創新旗幟鋪展的氣流。短短幾年間,這里“長”出一個繁華現代的國際化城區,長出一片自信自立、自主創新的科研與產業雨林。
一
走出地鐵4號線“科大先研院站”,經過鄧稼先路、云飛路和創新大道,一路聽著關于科大硅谷的情況介紹,我在腦海中勾畫著“谷”的幽深、闊大以及元氣淋漓的創新氣象。沿途看見中國聲谷、中國網谷、中國肽谷、中國環境谷、中國安全谷,它們散發的合肥高新氣質,仿佛是硅谷森林的一種索引。
多年的積淀后,合肥在基礎測繪、衛星遙感以及重大工程方面已擁有海量數據儲備??仗煨畔a業園依托科大硅谷、未來科學城以及衛星總裝測試基地,將這些數據與各領域應用信息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經濟和社會數字化轉型,成為空天信息產業大體量的孵化器和集聚地。
“生產要素的變化,帶動發展方式的轉變,誰擁有數據,誰就有發展先機?!睆男l星制造及測運控,從軟件平臺到數據產品、數據應用和推廣,協同快速發展的千億級空天信息產業集群,如一望無垠的林海,郁郁蔥蔥,蔚然而深秀。
科大硅谷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大科學裝置區、成果轉化區、科學家小鎮、科學服務區、科學島、中國科大國際校區緊密相連,匯聚10萬科創人才、超萬家研發機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上市公司和“獨角獸”企業超50家,充滿盎然生機。
在中國聲谷,語音智能發展蹄疾步穩。來自激光領域深科技的全色光顯,就是從這里走出,為北京冬奧會裝上“雪屏幕”,以超高亮度、超高清、超大面積全色顯示,在上千平方米的白雪上播放各種精彩視頻。
云飛路以別樣的方式,記錄著科大硅谷的發展。寬闊的道路兩旁,有一批量子領域龍頭企業。本源量子、國儀量子、國盾量子……在這里,我仿佛能聽到一朵朵量子之花競相綻放,勃勃生機隨著這條名副其實的“量子大道”蔓延、浩蕩。
二
芯片,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隨著智能產業升級,幾乎每個現代工業品,都離不開芯片。
在科大硅谷,中安創谷是第一批建成的創新園。當初,君正科技的30多人團隊從北京來肥創業時,園區內的創新公寓還未開建,他們晚上索性就睡在食堂。如今公司研發大樓拔地而起,周邊是鱗次櫛比的知名企業標識和蒸蒸日上的現代化園區。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田野。
甫創之初,君正科技把突破口選在新興的民用消費類市場,走自主創新之路。民用消費類市場分散、碎片化的特點,要求芯片公司在時間、精力、研發等方面投入更多?!霸谄髽I最艱難時期,各方面扶持政策幫助我們度過嚴酷的冬天,走出痛苦的困境?!惫矩撠熑苏f。第二年,公司就成功流片了第一顆芯片,這在設計領域堪稱“奇跡”。而后,是第二顆、第三顆、第四顆……
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園,是撬動整個產業發展的關鍵“支點”,總面積約2000畝,擁有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設備材料全產業鏈。從晶圓到芯片,必須經過研磨、拋光、光刻、金屬化、打點、刻片、裝線、打線等一系列復雜的工序和流程。行走園區,在了解芯片產業崛起的細節中,我觸摸到科大硅谷發展中歷經的重重磨礪。
沒有哪一條前行的道路是平坦的,尤其是半導體行業?!坝酗L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p>
“破除發展瓶頸,必須提升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制造能力?!边@是科大硅谷厚植于歲月深處的初心和共識,他們始終謹記國家交付的使命就是“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合肥是國內第一大家電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其汽車產業、LED照明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等,對集成電路產業都有著巨大需求。這無疑讓科大硅谷在高度競爭的芯片產業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圍繞“卡脖子”領域,科大硅谷著力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存儲、顯示驅動、智能家電、汽車電子等特色芯片產業板塊,逐漸集聚起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拼蠊韫扰c本地主導產業的深度融合,大大推進了區域共融發展。
科大硅谷產業規模的快速壯大,讓人們見證了它在市場方向上的驚人力量?,F在,合肥已擁有集成電路企業約350家,從業人員超2.5萬人,全產業鏈規上企業年產值達400億元,被列為集成電路產業全國重點發展城市,獲批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和國家首批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步入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展示館,科創成果琳瑯滿目:車規級控制芯片,可控龍芯計算機及操作系統,大口徑超光滑表面光熱顯微測量系統……
敏銳地捕捉市場變化,在核心技術上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同類產品壟斷,科大硅谷挺起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三
凌晨4點的科大硅谷是什么樣?懷揣夢想的合肥北斗人看到很多次。
“為什么起得那么早?”
“是沒睡?!币浑p雙年輕的眼睛,布滿血絲。
2022年10月15日,北斗無人收割機在鳳陽縣小崗村500畝稻田上進行秋收作業;與此同時,北方雷科和安徽省農科院擬建的霍邱縣“再生稻無人農場”,隨機進行機械實收測產,千畝高產田畝產超過500斤?!耙环N雙收”,為環巢湖“冬閑田”糧食生產探索路徑。
這是基于北斗的無人農場管理與服務實景:高精度定位,實時進行四情監測、農機無人駕駛、變量施肥打藥、農業生產數字化管理。農場生產過程,是實現“耕種管收”全自主作業的一種嶄新生產模式。
公司總經理李健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畢業,依托團隊原有技術積累和成功經驗,來到合肥創業,開啟新夢想。讓他意外又驚喜的是,安徽各界對北斗項目高度重視,將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斑@是一種緣分,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使命感?!碧崞甬斈晖?,李健難掩激動心情。
在公司初創和發展瓶頸期,壓力前所未有。公司持續投入自主可控北斗核心基礎元器件的研發,開發的北斗多模芯片,成功應用于智能手機、車輛、手持等專民用領域和相關軍用領域。
為搶占科技制高點,針對市場應用,公司研制出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芯片、模塊、終端等系列產品,并同步研制出北斗三號短報文綜合運營服務平臺,開展了基于北斗的“三江一湖”精細化管理、綠色礦山安全監控、畜牧產品溯源、無人農場監管與服務項目,逐漸步入快速發展的新軌道。2022年3月,開啟北斗信息安全量子加密技術的研發。
走近安徽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大數據平臺,多元融合、天地一體的高精良定位服務、短報文服務、高分遙感服務,助力安徽農業、水利、礦山等“一張圖、一張網、一個數”建設,為各領域北斗系統應用提供完備、可靠的支持保障。
帶領著合肥北斗人,李健又開始思考,如何發揮核心技術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借船出?!?,開展北斗海外應用與推廣工程,助力北斗產業國際化、全球化發展,實現“中國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從行業到大眾,從生產到生活,高可靠、高精度位置服務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合肥數字地球科學中心,我看到一種全新的數字底座,從遠闊山河到人間煙火,地球上每一刻的變化,都被數字地球忠實記錄著。
激發創新潛能,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前沿成果“沿途下蛋”??拼蠊韫葼I造適宜的陽光和溫度,為創業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提供肥沃土壤。
延鏈、補鏈、強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五鏈”融合。這種決策鏈條短、辦事效率高的“專班”模式,有助于應對市場經濟的挑戰,淬煉了科大硅谷“小機構、大服務、高效率”的金字服務招牌。
科大硅谷始終以科學規劃來引領,讓城市品質與高遠發展的藍圖相呼應。因為一種信念、初心和使命而匯聚成激蕩蓬勃的創新高地,從中可看出大科學城引領未來的遼闊和深遠。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是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強磁場。依托“國之重器”集聚全球科學家近2000名,以各種形式在合肥創新創業的兩院院士138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52人。創新策源地的活力不斷累積,持續釋放。
四
場景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航標??拼蠊韫然谑袌鲆巹t的“快速”和“爆發”,在開放包容的環境下,把場景創新貫穿于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過程之中。
“全域場景,合創未來”??拼蠊韫戎攸c推進具有突破性的場景開放,給予前沿技術研發所需的大量真實數據、產業資源,形成數據驅動的商業閉環,促進技術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傲阒亓︼w機”是一家院士領軍企業,這棵“新植之樹”,快速成長為新物種企業,在數字化大潮的滋養下,更加根深葉茂。
“創意、小切口、爆發、新治理?!眹@高效產業、幸福社會、智能城市、綠色生態、新型消費、數字底座等六類重點應用方向,科大硅谷為產品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讓創新思想在這里碰出火花,多元生態在這里交融匯聚,前沿技術產業化加速落地。
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是安徽省首個政企聯合打造的必須搶占的關鍵賽道?!傲缪虼a”,讓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匯聚應用、專家、服務商三大資源中心,全面對接企業“研產供銷服”各類需求,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生態。
科大硅谷在大學—產業—政府—資金的聚合中產生聚變,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各種要素快速流動,迅速組合,不斷循環往復。仿佛一片森林,除了參天巨木,還有不斷努力生長的小苗,新公司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而其中的一些,也必將成長為日后的大樹。
一場雨后,科大硅谷天更藍,水更清,城湖更美。
陽光下,綠樹掩映,百花盛開,車水馬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事高新專班工作的園區朋友對具體的科創平臺、產業如數家珍,隨口道出墨子號、祖沖之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和“九章算術”“人造小太陽”等術語。這些,已是合肥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
我一路邊聽邊看,這里的故事與傳奇是與科技創新一起被講述的,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來到蜀西湖邊,看著開闊的草地,我內心愜意?;ㄩ_朵朵,姹紫嫣紅,絢麗而美好,正如科大硅谷的現在和未來。創新如同陽光,滋養著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