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就是一本書、一段歷史。300多年前,一棵并不起眼的黃連木被種植在肥西縣山南鎮,好不容易熬過戰火紛飛的年代,卻差點被砍掉當做煉鋼的柴火,還曾遭遇了雷擊……近日,這棵310歲高齡的黃連木古樹在合肥市林業部門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煥發生機。
“黃牛頭”是村民的“心頭肉”
提起這棵310歲高齡的黃連木古樹,肥西縣山南鎮陡崗社區的居民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斑@株黃連木古樹,對于社區里的人來說,不僅是童年記憶,更是祖祖輩輩們的感情寄托,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鄉的老黃連木?!?/p>
據山南鎮陡崗社區黨委書記周旭介紹,當居民們看到這棵古樹被保護、被修復后,甚至自發地敲鑼打鼓表示慶祝。
在陡崗社區衛大莊老百姓眼中,這棵黃連木古樹就是“心頭肉”,并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黃牛頭”。相傳很早之前,衛家人祖上出過一個大官,衣錦還鄉之時,便在村里修建了大宅子、圩堡,后來村子也因此叫做衛大莊,據傳這棵“黃牛頭”可能就是當時種下的。
“雖然傳說無法考證,但因為古樹年代久遠,它在村民的眼中就是一種信仰。早先逢年過節,都會有村民在古樹上掛紅繩祈福,還有擺貢品敬香的?!睋笉徤鐓^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還未重視名木古樹的時候,黃連木古樹附近的衛家人就自發守護著這棵黃連木,修剪枯枝、驅蟲,把裸露在外的根系重新覆土……
傳奇黃連木被列為“二級古樹”
由于陡崗社區早先地處偏遠,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那些戰火紛飛幾乎沒對“黃牛頭”造成影響。不過,大煉鋼鐵時,“黃牛頭”卻差點被砍掉當做煉鋼燃料了。幸好衛家人執意阻攔,最終“黃牛頭”逃過一劫。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幾個上??蜕滔嘀辛恕包S牛頭”,并開出了12萬元的高價欲買下這棵樹。衛家人再次出手,兩個字“不賣”!據悉,事后還有一些不死心的人想買樹,但都被衛家人拒絕了。
雖然村民們對“黃牛頭”關懷備至,但它還是出了意外——某年的一個大風天,“黃牛頭”突然被雷擊,其南側的一段枝杈被折斷。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牛頭”的樹干逐漸出現了一個空洞,并在雨水的浸泡下漸漸開始朽爛。衛家人再次行動起來,通過網上發帖的方式求助。最終引起肥西縣林園部門的關注,把“黃牛頭”列入古樹名木目錄——二級古樹進行專門的養護。
設置“復壯井”助古木重獲生機
今年初,當地老百姓發現“黃牛頭”出現樹葉枯萎、枝干斷裂等情況,立即向林園部門反映。合肥市綠委辦迅速邀請安徽古樹名木保護專家束慶龍教授、胡一民教授前往“診斷”,并從修剪、防腐、施肥、土壤改良、環境整治等方面提出修復保護意見。
“簡單地說,就是這棵黃連木‘喘不過氣了’?!睋笉徤鐓^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老百姓為了保護“黃牛頭”,專門給它設置了八角形的樹池,結果卻影響了它正常的透氣透水。為此,林業部門技術人員將原先的樹池清除,重新設置了水槽和美觀又通透的護欄,并將周邊的雜樹清除,給“黃牛頭”更好生長環境。
隨后,技術人員又對“黃牛頭”進行了清腐,去除枯枝敗葉和樹干上的腐朽部位,同時進行防腐處理。為了讓“黃牛頭”更快地恢復健康,技術人員還設置了通氧管和復壯井?!巴ㄑ豕芸梢詭椭艠涞母堤嵘L通氧能力,復壯井可以為古樹儲存盡可能多的水分(特別是雨季的時候),同時地面上留存的井口可以方便養護人員向井內注入營養液等,通過古樹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來使古樹恢復生機?!?/p>
肥西古樹名木“家譜”仍在擴大
除了“黃牛頭”,林園部門近期還對位于紫蓬山西廬寺的二級古樹銀杏、紫蓬鎮農興中學周老圩內的“安徽省名木廣玉蘭”等進行了修復。據肥西縣林園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透露,自2020年以來,該縣已先后4次組織對亟需修復的古樹名木進行保護復壯工作,累計保護復壯古樹40余株,分別采取修枝、防腐、病蟲害防治、樹洞修補仿真、鋼架支撐等處理措施?!敖刂聊壳?,這些經保護復壯之后的古樹名木生長狀況良好?!?/p>
根據2020年肥西縣古樹名木普查最新結果顯示,該縣現有古樹名木1926株,其中名木4株,二級古樹8株(300年-499年),三級古樹69株(100年-299年),紫蓬山古樹群1845株(平均樹齡150年),分布于該縣銘傳鄉、官亭鎮山南鎮等12個鄉鎮(園區),在冊古樹名木在合肥市占比達74%。為了讓這些古樹名木得到更好的保護,肥西縣對所有古樹名木均制定了“一樹一檔”和“一樹一策”,詳細記錄了每株古樹名木的樹種、樹齡、胸徑、冠幅、生長勢、生長環境等情況,同時出臺《肥西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和針對“認建、認養、認管”古樹名木的管理機制——鼓勵該縣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個人積極踴躍參與認建、認養、認管古樹名木的活動。
另外,肥西林園部門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采取“互聯網+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方服務”的模式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平均每個季度就能對古樹名木巡檢一次?!?/p>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肥西縣還要求各鄉鎮(園區)在開展農村土地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征地拆遷、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等建設項目前期,先進行預審排查,對于轄區范圍內因拆遷等工作發現的古樹大樹,由鄉鎮(園區)先行調查登記,建立臺賬,同時上報林園部門組織調查鑒定。凡是經該縣林園部門現場勘驗,核查確定樹齡在80年以上或者胸徑達到30厘米以上、確實有保留價值且可保留的大樹,均列為古樹后備資源,比照三級古樹標準予以保護。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