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窗口期,全力以赴做大做強,已擁有大眾、比亞迪、蔚來、江淮、長安5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集聚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業。
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25.5萬輛、居全國城市前10,同比增長 133%。今年1-5月,新能源汽車產量23萬輛、同比增長4倍多,全年整車產量有望接近100萬輛。
6月21日,記者從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上了解到,當前,合肥全面實施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發展引領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超300萬輛。
合肥堅持“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好招商引資”的理念,以現有 6 家整車企業為牽引,全力爭創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集中精力扶特現有企業,形成“1+5”產業格局,即制造基地+研發中心、銷售中心、上市主體、供應商集群、配套產業基金。頂格推進比亞迪合肥制造基地、大眾全球第二研發中心、蔚來新橋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全力爭取大眾二期項目、軟件項目及重卡項目落戶合肥。力爭到2025年,培育新能源汽車百億級企業8戶,其中千億級企業2戶。
合肥還集中精力打造產業基地,構建“3+N”空間布局。即打造下塘、新橋、新港三大“百萬輛”整車生產基地,建設一批“百億級”零部件園區。特別是今年下塘鎮就有望成為“三千”(千億企業、千億產值、千年古鎮)新能源汽車城。
在強化“零部件”配套上,合肥將適度超前配套基礎設施。一體推進縣、鄉、村三級充換電體系建設,明確新建住宅小區車位按100%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新建公共建筑按不低于35%配建充電設施,力爭到2025年,合肥全市充電樁達15萬個以上,更好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