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臟了怎么辦?環衛工人揮動著掃帚奮力清掃,大汗淋漓,這是市民對道路清掃保潔的傳統印象。未來,環衛作業或將告別“大掃帚”,迎來智能化。6月15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經開區獲悉,該區公共區域清掃機器人正式“上崗”,環衛保潔由“人海戰術”向“科技戰術”轉變。
“正在作業,請您注意安全”,6月15日早晨,在合肥經開區明珠廣場,一臺智能清掃機器人緩緩行駛,機器下方配置的刷子像人們刷牙一樣在地面來回搓動,隨著機器人的行進,清洗過的路面不見塵土。它既能主動提示行人,也能自動規避障礙物,如此新鮮的保潔方法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安僮髌饋砗芊奖?。既可以提前設定程序,也可以人工操控讓機器人前進或后退、向左或向右等?!爆F場管理員介紹,這個區域平時人工打掃需要4個小時,現在用機器人不到30分鐘就能掃完。
合肥經開區應急城管局負責人表示,這一智能清掃機器人是該區首次嘗試將無人化保潔設備引入公園廣場管理?!斑@個清掃機器人集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于一身,具備大數據分析、自動加載地圖、自動傳感、主動避讓行人等多種功能?!敝灰O定好作業任務,清掃機器人就可以根據線路規劃完成吸塵、灑水、清掃垃圾等,還可不間斷連續作業。
環境衛生工作關系著城市的形象與市民的生活質量。由于崗位特點,無論酷暑與嚴寒,環衛工人始終堅守在露天作業的崗位上,他們起早摸黑,不怕臟不怕苦。一直以來,環衛工人以其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高、薪酬待遇低、職業偏見多,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悉,為運用科技力量賦能城市環境管理,降低環衛工人勞動強度,合肥城管部門正在大力提高機械化清掃率,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
(通訊員 劉飛 韓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