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現在起至年底,省商務廳與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將在“魅力安徽”外宣窗口聯合推出“安徽開發區巡禮”系列專欄報道,深入采訪報道安徽省13家國家級經開區,全面展現安徽經開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成效,講好安徽經開區好故事,傳播安徽經開區好聲音。通過向全球推介安徽經開區,讓海內外企業進一步了解安徽、走進安徽、投資安徽,促進安徽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聚勢賦能。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淮蔚來整車生產線。 解琛 / 攝
這,可能是一組你所不知道的數據——
安徽13家國家級經開區貢獻了全省近1/2的外商直接投資、1/3以上的進出口、1/3以上的稅收、1/6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1/9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
來了!大眾汽車、大陸集團、采埃孚、日立建機……在“國字號”開發區里,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公司加速集聚,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速升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速轉型,營商環境加速提升創優。
“科創+產業”,安徽13家國家級開發區規模實力提速進位,經營銷售收入千億級國家級經開區已達5家,在全國綜合考評中,排名再創歷史新高,合肥經開區和蕪湖經開區分別搶占中西部第1位和第2位。
高質量與高速度疊加,安徽國家級經開區加快創新開放改革和提質擴量增效,已發展成為安徽省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產業集聚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產城融合的重要載體,成為安徽改革開放的亮麗窗口和名片。
邁入高質量發展新賽道,搶抓長三角“東風”,搭上“一體化”快車,外商投資為何頻頻青睞安徽,安徽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之路是如何煉成的?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凱盛重工一臺最新研制的掘錨機正在完成最后的調試工作。 李博 / 攝
有闖勁,勇當開放“排頭兵”
這是一個安徽國家級開發區建設的重要時刻。
在熱烈的掌聲中,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合肥經開區正式簽署協議,宣布總投資近10億歐元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落戶合肥經開區。該項目集整車研發、零部件研發和采購職能于一體,將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最大的科技和創新中心,預計于2024年一季度正式投入運營。
時光向前,2021年,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落戶,合肥經開區為其進行定制化服務,大眾汽車集團也在合肥經開區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助力安徽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大品牌,大手筆!近年來,像大眾汽車企業一樣依托合肥經開區加快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正在持續增加。
國家級經開區作為安徽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排頭兵”,集聚了大陸集團、采埃孚、日立建機等一批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公司,培育了聯寶科技、奇瑞汽車等一批外向型龍頭企業,建設了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片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際合作產業園等一批高能級開放載體,為全省外貿外資發展發揮了重要示范引領作用。
大企業、大品牌青睞安徽,外資也隨之而來。2022年,安徽省13家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實際利用外資額9.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437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量的44.4%、38.6%。
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高質量營商環境。在合肥蜀山經開區,管理者“變身”為服務員,運用智慧平臺為企業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定期舉辦“企業微沙龍”了解企業發展的困境與困難,更精準、高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在安徽國家級經開區,在安徽省商務廳的統一部署下,紛紛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堅持“一改兩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系列舉措激發發展活力,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徽華菱星馬職工在裝配新開發的“國六”排放發動機。 王文生 / 攝
有拼勁,發力產業“主陣地”
領跑產業,擁抱世界。
“燈塔工廠”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代表了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最高水平。目前,合肥市共擁有4家“燈塔工廠”,擁有量居全國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4家“燈塔工廠”中,合肥經開區就有3家。
國家級經開區作為推進產業發展的“主引擎”,積極培育“燈塔工廠”為首的領軍企業,而像“燈塔工廠”這樣的領軍企業也“點亮”了國家級經開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不斷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1993年蕪湖經開區建區之初,招商引資主要面向汽車電子產業,1997年,奇瑞汽車在蕪湖經開區打下第一根樁。隨著領軍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增強,匯聚了多家頭部車企及上下游配套企業。
多年來,企業與經開區共同成長,不斷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目前,蕪湖經開區呈現出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電、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為主,新型顯示、光伏新能源、軌道交通裝備三大戰新產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把握新“風口”,馳騁新“賽道”。安徽經開區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合肥和蕪湖經開區新能源汽車、滁州經開區智能家電、馬鞍山經開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加快集聚發展,同時應運而生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氛圍濃厚。2022年,安徽13家國家級經開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46個,增長24.9%。
綠色發展不僅提質,而且增效。國家級經開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合肥經開區、蕪湖經開區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榮譽稱號,合肥經開區連續兩年蟬聯“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最佳實踐園區”。
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凱斯特(滁州)工程設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組裝出口產品。 李曉村 於靜 / 攝
有干勁,鍛造發展“主力軍”
厚積薄發,動能強勁。
在宣城經開區內,廠房鱗次櫛比,企業錯落其間,聳立的塔吊、忙碌的工地,從工廠駛出的滿載貨物的卡車,放眼望去,一副熱火朝天的風景。
風景的背后,是宣城經開區發展的碩果:2022年,宣城經開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5億元,增長13.4%,增速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7%,增速居全市第一;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增長13.6%;戰略新興產值增長11.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6%。
俯瞰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王政 / 攝
這是安徽13個國家級經開區在各自所在區域位居經濟發展主力軍的縮影。來自安徽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13個國家級經開區,以占全省約1/200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近1/2的外商直接投資、1/3以上的進出口、1/3以上的稅收、1/6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1/9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高質量發展結出累累碩果,不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能成為主力軍,背后是強大的實力。2022年,13家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全區經營銷售收入為19111.4億元、稅收收入75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190.7億元,分別增長7.2%、21.4%、12.6%。
安徽國家級經開區的規模實力也在不斷提速進位。統計顯示,目前,全省經營銷售收入千億級國家級經開區有5家,其中合肥經開區規模超六千億元。在2022年全國217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合肥經開區躍居全國第6,排名創歷史新高,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十強,居長三角第3位、中西部第1位;蕪湖經開區居全國第20位,中西部第2位。
“解碼”安徽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之路,可以清晰地發現,正是因為敢闖,敢拼和敢干,才讓安徽成為外商投資的首選地、優選地,讓安徽成為創新創業的高地、人才聚集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面向未來,安徽國家級開發區必將努力建設成為改革的引領區、開放的先行區、創新的示范區、發展的動力區,為安徽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皖江東去,百舸爭流,這里夢想蒸騰!千帆競發,奮楫爭先,這里大有可為?。ㄅ韴@園 陳亮 張永 劉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