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合肥經開區舉行建區30周年發展座談會,回顧30年奮斗歷程,展望未來。在全國200多個國家級經開區第六位的起點上,該區提出到2025年GDP實現2000億元的目標。
合肥經開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秦遠望介紹,30年來,經開區始終堅持項目是生命線、帶領群眾致富是立身之本、改革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團結拼搏、艱苦挺進、改革創新、無私奉獻,闖出了一條“在內陸城市開放開發搞工業,跳出老城建新城”的發展路徑。截至去年底,綜合發展水平在全國217家國家級經開區排名第六,長三角第三,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建設的主力軍。三大戰新產業中,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500億元、增速超50%;集成電路已落戶企業72家,以長鑫存儲為龍頭,正在加快實現集成電路供應鏈國產替代,去年實現產值140億元;生物醫藥落戶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在國內處于引領地位,代表國際先進水平,蓄勢待發即將產出。2022年,該區實際利用外資6.7億美元,實現進出口205億美元、占合肥的38%、安徽的18%;有83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其中16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3個,外向型經濟水平邁上新高度。
秦遠望說,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經開區邁向“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新征程的關鍵之年,該區將聚焦“科技創新策源先導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高水平改革開放先行區、國際化都市圈新興區”定位,明確“22121”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GDP實現2000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2個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智能家電產業達到1000億元,形成2個千億級龍頭企業,培育1500家高新技術企業。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通訊員 李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