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地理課本上的世界文化遺產“走”到了同學們身邊。
為回應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課本《居民與文化》章節對黟縣西遞的專題推介,西遞古村落景區自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面向全國七年級學生推出為期4個月的免門票政策,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向實地,在古村白墻黛瓦間讀懂世界文化遺產的精髓。
西遞村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被譽為“活的古民居博物館”。村子四面環山,整體呈獨特的船形坐落山間,以“枕山、環水、面屏”的傳統理念布局,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現有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筑224幢、祠堂3幢、牌樓1座,代表中國鄉村建筑藝術最高成就,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被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評為“最佳旅游鄉村”。
西遞村的村落布局、建筑形態、裝飾藝術及傳統水系,生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居智慧,也成為中學地理課本與歷史課程中理解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典型樣本。游人可實地考察西遞的水系設計、建筑布局和村落規劃,理解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
“這里不僅是建筑藝術的寶庫,更是徽州文化與儒家思想的實物教材?!本皡^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中國楹聯”第一村,村中200多副楹聯也是一大看點,如“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的商訓,以及“孝悌傳家根本,詩書經世文章”的家風家訓,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
據了解,這次的免票范圍覆蓋全國所有七年級在讀學生,即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之間出生的青少年。學生憑戶口本、身份證、學生證或在校證明等有效證件,經核驗后即可免門票進入西遞景區游覽。
一蓑煙雨夢徽州,青磚黛瓦馬頭墻;匾額楹聯藏密碼,一村讀盡古徽州。這座被時光蠟封的徽州村落標本,正等待著全國學子前來解鎖其中的文化密碼。
■ 本報記者 李丹青
(本報道同步刊發于《人民日報》“各地傳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