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文旅新玩法 “拉滿”體驗感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5-09-18 08:48:42

    從歙縣徽州古城魚燈夜游、黃山市屯溪區花山謎窟探秘,到淮南八公山夜游環線、安徽博物院首個江淮楚文化主題XR大空間體驗項目《壽春楚歌》……安徽文旅正通過沉浸式旅游體驗,喚醒游客深層情緒,實現從服務到體驗的快速躍遷。

    所謂沉浸式旅游體驗,即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使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近年來,旅游方式早已從過去的觀光旅游轉變為休閑度假游,從“快走快游”轉變為“快走慢游”。人們的消費重心正從“購買商品”向“購買感覺”轉變,映射到文旅市場,便是消費需求日益個性化、多元化,更加凸顯情緒價值的滿足。

    如何把“慢游”變為“停留”,把“流量”變為“留量”?當務之急就是要開發更多富有歷史人文氣息的精神和感官層面的體驗產品。

    隨著互聯網技術迭代升級,高科技手段推陳出新,打造多元化、個性化的體驗產品成為可能。

    在歙縣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內,戴上專業VR眼鏡,無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活躍其中的史前生物,無不以逼真的三維畫面呈現在眼前。博物館還設置了學方言、拼古建等互動區域,以科技賦能博物館服務,滿足游客的多元需求,提升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在霍山縣六萬情峽景區大型實景演出現場,聲光電的綜合運用,讓游客在仿真的環境中充分感受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臺上臺下還可以實時互動,游客既是觀眾又是演員,完全融入情節中去,體驗感爆棚。

    歙縣、霍山的沉浸式體驗產品,精準契合了年輕群體的需求。數據顯示,2024年的出游人群中有超過70%的消費者年齡介于19歲至35歲之間,沉浸式體驗帶來強烈的感官愉悅,成為年輕人的出游動力。

    中國旅游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85.5%的游客體驗過沉浸式旅游活動。歙縣、霍山等地將山水、園林、古街、游船都化作“戲臺子”,游客既是看客,也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參與者和歷史文化現場的“在場者”。

    如今,文旅發展正從看“風景”變為看“場景”。但要推進“沉浸+”,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避免內容同質化、炫技化等問題,必須深耕文化IP開發與原創作品培育,以數智化賦能安全性和舒適性,讓沉浸式文旅“出彩”又“出圈”。

    (張敬波)

    石臺縣蓬萊仙洞內,鐘乳石在新型光源的襯托下,宛若水晶簾幕低垂。本報記者 倪謳 攝

    現場制作的徽州毛豆腐。(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蕭縣書畫文化街區書畫惠民活動現場。 (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票在手 舌尖暢享徽州味

    ■ 本報記者 李丹青

    油煎毛豆腐在鐵板上嗞啦作響,散發出誘人的焦香味;茶干嚼勁十足,咸鮮中帶著五香的回甘;剛出爐的黃山燒餅層層起酥,入口爽脆……9月13日晚,黃山市屯溪河街燈火璀璨、人聲鼎沸,一場美食爭霸賽在此火熱啟幕。一道道徽州小吃香氣四溢,不僅勾勒出最地道的徽州味覺地圖,更點燃了夜色下的消費熱情。

    賽場上,24位本土廚藝高手同臺獻技,8支代表隊激烈過招。賽場外,以“票根”為紐帶的消費創新正在全域展開。

    “我們從杭州乘高鐵過來,一出站就聽說憑車票能在很多商家享受折扣,真是意外的驚喜!”正在現場品嘗徽州毛豆腐的游客張曉雯高興地說,“原本只是來看比賽,結果吃飯、買特產都有優惠,感覺一路都在‘撿紅包’?!?/p>

    她口中的“紅包”,正是黃山市文旅局、商務局、黃山建投集團等多部門聯合推出的全域“票根經濟”消費活動。游客只要憑抵達黃山的火車票或登機牌,就可在86家商戶享受專屬優惠,“一票在手,暢享全程”。

    “這不僅是一場高人氣美食賽事,更是一次文旅商多業融合、促消費興產業的成功探索?!秉S山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放大賽事效應,黃山市同步發放150萬元消費券,黃山風景區還送出10萬張、總價值1000萬元的門票半價券。

    作為黃山市全域“票根經濟”試點平臺,“黃山小住”官方平臺負責人程浩告訴記者,通過“文旅+賽事+產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實現“一場黃山賽事,多次場景消費權益”模式?!拔覀儗⒔煌ㄆ睋D化為消費憑證,希望能為文旅消費注入新活力?!背毯普f。

    這一創新模式實現了“賽事引流—消費轉化”的良性循環。據了解,“黃山小住”平臺此前已通過“票根經濟”模式成功服務多項大型活動,帶動消費轉化率超30%。

    本次美食大賽期間,“票根經濟”的拉動效應尤為明顯。屯溪三江口商圈單日營收突破1000萬元,相關話題全網曝光量超過3億次,展現出強大的流量吸納和消費轉化能力。

    “‘票根經濟’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實惠,更促進了商戶增收,形成了雙贏局面?!蓖拖咏钟嘘P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模式通過資源整合與消費場景創新,延長了消費鏈條。

    從更深層次看,“票根經濟”的創新實踐,正是黃山市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圍繞“文旅+”深度融合,不斷創新業態模式,推動旅游從傳統觀光向體驗消費轉變,豐富了旅游消費場景。

    夜幕降臨,美食的香氣依舊在屯溪河街的空氣中彌漫。上海游客王先生拿著手里的高鐵票笑著說:“它讓我感受到黃山這座城市的熱情和創意——這里不僅有美景美食,還有讓游客驚喜的消費新體驗?!?/p>


    打造賣點 讓景區別有“洞”天

    ■ 本報記者 倪謳

    近日,在石臺縣蓬萊仙洞內,一段段優美的唱腔不斷吸引游客來到洞中一處平臺,駐足欣賞。來自石臺縣黃梅戲劇團的演員們身著戲服,現場表演《女駙馬》《天仙配》等經典唱段。游客在觀景的間隙,也是大飽眼福,多了幾分體驗感。

    “我們與石臺縣黃梅戲劇團簽約,每周五至周日常態演出,時長為10分鐘至20分鐘。演員扮上行頭在洞內表演,能讓游客真切體會到黃梅戲的魅力?!迸钊R仙洞副總經理儲小麗告訴記者。

    作為我省首批4A級景區之一的蓬萊仙洞,于2024年底投入約2000萬元,引入一系列科技與藝術融合手段:廣泛采用冷光源,并融入音效技術、虛擬投影技術,增強沉浸感與互動性。這些現代科技與藝術創新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溶洞景觀的感染力與游客體驗感,讓人耳目一新。

    新業態同樣吸睛。蓬萊仙洞在洞內開設“洞咖”,用當地仙寓山富硒泉水制作咖啡;推出的文創雪糕也于今年“五一”前上線。

    “‘洞咖’成本雖高,但和文創雪糕一樣,意在激發流量、打造差異化體驗?!眱π←愅嘎?,目前“洞咖”銷售額已近20萬元。

    據統計,蓬萊仙洞景區今年5月2日單日接待量突破1萬人次,遠超往年峰值。

    “向下跑,是與地心的浪漫約會?!被貞浧?月5日的池州“溶洞跑”,省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葛雋戎仍難掩興奮。

    今年夏天,池州舉辦了“一天穿越六大溶洞”極限挑戰活動?!昂銣?8℃的溶洞像天然空調房,負氧離子含量高,跑起來就像自帶氧氣瓶,非常享受!”葛雋戎告訴記者。

    這場“地心聯動”的傳播效果遠超預期:跑者第一視角短視頻中,鐘乳石的奇幻造型、暗河的潺潺水聲撲面而來,讓人仿佛能感受到洞內的清涼;通過多方平臺推送創意海報,最終全網曝光量突破6500萬次,實現“破圈傳播”。

    “我們希望將‘溶洞跑’升級為更具影響力的體育IP,讓景區從‘好看’變‘好玩’,成為可沉浸、可互動的新體驗?!备痣h戎表示。

    池州溶洞景區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政策與資金的雙重支撐。該市探索“一洞一品”發展模式,先后在大王洞、蓬萊仙洞、魚龍洞等景區投入改造資金超2億元,重點推進洞內步道改造、燈光系統智能化升級及安全服務設施優化。其中,石臺溶洞“生態保護+科技創新+文化賦能”模式,于9月初入選安徽省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實踐案例。

    如今,大王洞“西游幻境”、蓬萊仙洞“洞咖+黃梅戲”、魚龍洞“軌道船探秘”,再加上“溶洞跑”賽事,已構成滿足親子、年輕、戶外等不同客群的沉浸式體驗矩陣,既吸引客流,更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帶動住宿、餐飲、文創等二次消費。


    業態升級 一縷墨香煥“新顏”

    ■ 本報記者 張玉芳

    近日,合肥市民蔡詩蘭帶著女兒到蕭縣觀看書畫展。與過去觀展不同,母女倆一口氣在沿街十余家書畫展廳內飽覽當地各類書畫,感受蕭縣書畫的獨特魅力。

    “以前來蕭縣想看看書畫,卻不知道該往哪里去?,F在有了書畫文化街區,書畫游終于成行!”蔡詩蘭對記者說。

    蕭縣書畫文化街區是當地重點特色文化項目。街區坐落于水墨圣泉古鎮景區一期,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集書畫創作、展覽、培訓、創意、營銷及惠民活動于一體。目前,已入駐10家本地知名書畫機構,匯聚21名中美協會員、30名中書協會員。

    游客步入街區,即刻被錯落有致的古雅建筑所吸引。蕭縣書法家協會、蕭縣美術家協會、蕭縣龍城書畫院等十余家書畫協會沿街而立,形成一道典雅的文化長廊。信步走進任意一家展廳,上百幅本地優秀畫家的代表作便映入眼簾。這里既有意境悠遠的傳統水墨畫,也有色彩鮮艷的油畫,為參觀者帶來層次豐富的視覺享受與審美體驗。

    緊挨著書畫展廳,漢服、攝影、奇石、根藝多業態齊頭并進,游客們時而身著漢服,與書畫名家一起揮毫潑墨,寫盡人生快意;時而化身鑒賞達人,與奇石玩家一起品鑒奇石,感受古玩收藏的韻味。周末的街區里,更有接地氣的“文化大集”,書畫惠民展、文創手作、非遺展演輪番上演。

    “書畫文化街區的開街,使得古鎮景區從‘看景’轉向‘品藝’,讓‘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的金字招牌有了可視、可感、可帶走的載體,為景區帶來旺盛的消費動能?!笔捒h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蕭縣龍河河岸矗立著一座古風庭院,這是新建成的龍城畫院。在這里,不僅能欣賞蕭龍士、王肇民等蕭縣名家作品,也能欣賞到青年畫家的新奇創意。穿過展廳,一間古樸的畫室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劉明等一群青年書畫家正在這里創作、交流、切磋,游客們圍在創作者身邊觀摩學習、虛心求畫。

    來自宿州市的趙先生捧著三幅小品畫,愛不釋手,“這是我向老師求取的三幅生肖畫,準備帶回家給三個孩子。對孩子們來說,這種書畫禮物獨一無二,非常具有紀念意義?!?/p>

    近年來,蕭縣持續推動“書畫+文旅”深度融合,在加強書畫作品宣傳推介的同時,加大創新開發力度,從傳統書畫中汲取養分,推出更多有“顏”又有“值”的文創產品,豐富文旅市場供給。

    深耕書畫品牌,打造“卷軸經濟”,蕭縣這一縷墨香跨越千年,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目前,該縣書畫年交易量約8萬件(幅),總收入超1.7億元,其中裝裱服務收入800余萬元,書畫產品遠銷10余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該縣接待游客達349.7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38億元。


    身臨其境 “旁觀者”變“劇中人”

    ■ 本報記者 唐歡

    仿真戰機從觀眾席上空掠過,爆破聲震耳欲聾,硝煙彌漫中,新四軍戰士與日軍展開激烈戰斗……這不是影視拍攝,而是霍山縣六萬情峽景區《大別山傳奇》實景劇的演出現場。

    這部以1938年霍山鹿吐石鋪大捷為原型創作的實景劇,已成為六安文旅的現象級項目,累計演出1200余場,觀演人數達70萬人次,門票收入超5600萬元。

    創新不止于劇場。今年春季開始,《大別山傳奇》走出劇場,走進景區的各個場地,給游客帶來全天候沉浸式體驗。游客可以參與到演出中,扮演學生、工人等角色,親身體驗情報傳遞、街頭演講等任務,從旁觀者變為劇中人。

    今年暑假期間,景區還打造了“夏日奇妙夜”主題產品。環繞聲場讓子彈呼嘯聲立體盤旋,精準控制的爆破點激起氣浪,演員在仿真戰壕間穿梭搏殺。景區整合了爆破模擬、立體聲場、環境煙霧等十余項特效。終場時,漫山紅旗席卷峰巒,年輕觀眾自發舉起手機,匯聚成一片璀璨星海。

    據統計,該劇一天三場,日均吸引近3000名觀眾,累計演出159場次,觀演達9萬余人次,門票收入150.83萬元。

    六安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沉浸式體驗項目不僅豐富了旅游產品供給,更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轉化。以《大別山傳奇》實景演出為例,在拓寬六萬情峽景區客群的同時,成功帶動周邊農家樂、住宿、餐飲等第三產業發展。目前,景區所在的落兒嶺鎮旅游服務市場主體超200家,提供床位3000余張,旅游服務業帶動就業近5000人,人均年增收超萬元。

    如今,六安沉浸式紅色體驗“版圖”正在不斷擴大。

    在霍山縣諸佛庵鎮,紅色主題密室《紅夜》以諸佛庵民團起義為背景,游客可以革命者身份完成傳遞密信、破解密碼等任務。作為我省首個紅色主題密室,它創新引入“穿越劇場”“紅色機關解謎”等互動方式,讓紅色教育入腦入心。

    在金寨縣湯家匯鎮,“十萬劇場”日前正式對外營業,既有紅軍街實景演出,也有紅色沉浸式劇目《立夏》銜接街景劇情。該劇以1929年立夏節起義為歷史背景,將整個劇場空間轉化為連續性的敘事場景。演出過程中,演員與觀眾互動,讓觀眾重溫金寨歷史和革命歲月。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沉浸式體驗正在通過年輕人的視角傳播得更遠,越來越多年輕人在身臨其境的震撼中,找到心中的精神火種。

    9月25日,《大別山傳奇》秋季演出節目將煥新迎客。屆時,停車場將布置成大型曬秋場,秋收起義的舞蹈也將融入其中。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