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亳州市蒙城佳仕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焊接車間,焊花飛濺中,丁斌緊盯著每一個焊點,絲毫不受現場高溫與噪音的影響。一個焊接程序下來,常常要以一個姿勢堅持半個小時,汗水濕透衣服。從業12年,九零后青年丁斌以焊槍為筆,刻苦鉆研,從車間工藝員蛻變成“技術大拿”,他主導研發各類車型產品20余種,幫助企業先后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專利13件,大幅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丁斌還牽頭成立了自己任負責人的公司技術中心、“工匠學堂”等,帶著團隊共同進步。先后獲得了“亳州市優秀中共黨員”“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等殊榮。
最高境界 魚鱗焊成為團隊拿手好戲
4月28日,2426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在北京接受表彰,丁斌光榮地成為其中一員。
2013年,初出校園的丁斌,還只是個空有理論、連焊槍都沒碰過的生手。走進工藝車間,他跟著老師傅學了幾個星期,嘗試調試設備參數時還是遭到失敗。
“師傅跟我講,理論是死的,機器是活的,經驗是靠一次次實踐總結出來的,要不斷嘗試?!倍”竺刻焯崆暗綅?,熟悉設備參數,下班后再對照工作筆記,復盤問題,慢慢積累。
在焊花飛濺的車間里,丁斌一點點地摸索?!昂该?,就是焊工的臉面?!倍”笳f,為了清晰地看到熔池的形狀和流動情況,要保持眼睛與熔池在一個特定的角度,以便及時調整焊接速度、角度和電流等參數,確保焊接質量。
吃苦耐勞、勤奮鉆研,丁斌的工藝技術能力不斷提升。焊縫細膩均勻,宛如魚鱗般密密麻麻鋪展在零件上,美觀大方,牢固耐用,這就是焊接工藝的最高境界--魚鱗焊,也被稱為電焊天花板,如今,這已成為丁斌團隊的拿手好戲。
精益求精 突破瓶頸不斷優化工藝方案
歷經12個春秋的磨練,丁斌從一名技工車間普通的工藝員,逐步錘煉成為企業的技術核心。愛鉆研愛搗鼓的丁斌不僅熟練掌握焊接技巧,還提出了多個工藝優化方案。
2017年,丁斌發現工友們使用的“焊件保護裝置”不僅操作煩瑣還存在安全隱患。據了解,原來的保護裝置是電磁閥的,操作起來要5個步驟,比較復雜,而焊接電流高達上萬,稍有不慎,極易造成焊接工人燒傷。
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丁斌最終成功研發出業內首創的“壓觸開關安全保護裝置”,并申請了專利。操作流程也從5項,減少為兩項,這一新裝置的投入使用,不僅加強了對操作工人的保護,還助力焊接車間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從“車間工藝員”蛻變成當地知名的“技術專家”,丁斌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以最短時間內了解汽車制造的各個工位要求,了解工藝環節,在改進中提升,在提升中突破?!?/p>
丁斌還從公司“技術小團隊”融入區域“創新大平臺”,主持組織了“亳州市蒙城佳仕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通過模具改造、工藝優化、工序合并、廢料再利用等優化方式為公司每年節約500萬左右成本。
創新達人 多項發明應用于新能源汽車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2019年丁斌所在的企業接到一個新型汽車翼子板生產的訂單。剛投產時,合格率只有95%。一天下來要報廢200件廢品。臨危受命的丁斌帶著團隊一頭扎進車間,開始“技術攻堅”。最終,把沖壓精度鎖定在0.01毫米,單班產能又800件提高到1600件。
愛琢磨的丁斌根據公司新車型開發情況,結合市場新能源汽車行情,開發了“一種汽車的前圍板”、“一種新能源汽車儀表臺”和“一種玻璃蓋板”等產品,成功申請了發明專利,并逐步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形成批量產能。
他主導完成的省重點研發項目“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沖壓工藝及裝備研發”,獲得了省科技成果獎。
為了帶領同事們共同進步,丁斌牽頭成立了自己任負責人的公司技術中心、“工匠學堂”等,帶領團隊和工友圍繞企業科研生產的重點和難點,在技術升級、工藝改進、產品開發、綠色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參與同科研機構開展 “產學研合作”,并積極組織技術交流和比賽,鼓勵工友們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取得顯著的成績。多年來,先后有3人獲得“亳州工匠榮譽稱號”,12人取得初、中級機械工程師;34人考取了汽車維修高級工證書等。
“我們處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每個人都能通過奮斗獲得實現夢想的機會?!倍”笳J為,自己能在崗位上實現價值,是因為這個時代給的技術成長平臺和企業提供的實踐舞臺,“以后會繼續學習新技術新方法,希望能做出更好的產品,為制造業發展盡一份力?!保ò不丈虉?元新聞記者 汪漪/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