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策劃】初夏時節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雪子 分享到 2025-05-19 10:37:18

    微信圖片_20250519103507.jpg

    盈而不滿

    □米麗宏

    初夏的雨,還帶著“春”味,淅淅瀝瀝,飄飄灑灑。到了傍晚,一場不大不小的風,吹散云彩,騰出澄藍空靈的天空。不久,一鉤金色橘瓣似的新月嵌上去,鮮亮而脆生。

    次日清晨,太陽盈盈而起,晨曦一派軟紅。

    這是小滿節令。我們到田野里看看去,看季候“滿”到了幾分幾寸?

    小滿之“滿”,原本說的就是夏熟作物的籽粒狀態:小麥、蠶豆、豌豆、油菜……八分乳熟,白漿迸濺,水分滿滿的,有待進一步扎實沉潛。麥野蕩蕩,碧波千萬頃;翠幕深處,鵓鴣二三聲。那生生不息的印象,是獨屬“小滿”的。真的,領略“小滿”的深意和美好,一定要到田野去。

    單單走近一塊兒麥田,你就會被迷倒。那是一種坦呈之美,離地三尺的詩意與夢幻,萬穗齊發,麥穗子舉起了青灰的芒刺。那種昂揚和奮發意味,讓人一下子觸摸到生命不可遏制的力量!

    那溫柔的劍戟、詩意的儀仗,使整體的青綠之上,浮漾起一層灰白霧氣,朦朧,玄幻,敦厚又寧靜。麥田像大海,四面八方平展展的灰綠,填進心肺肝腸,從內到外把人綠透了。靜止著的麥,無波無浪,然而風從遠處跑來,就蕩起了一波波浪頭,起伏,疊壓,擁擠,一直推送到身邊。還沒等反應過來,它們又經過你,擁擠著跑走了。浪頭一旦生起,就不熄滅,一波送一波,一波連一波,涌動著,逼迫著,好像要把渺小的我們送到更遠處的浪尖。

    忽然間,一波麥浪,倏忽停下,又猛扭頭,作了一個大反轉。浪頭潽開,四下涌散,生成一個巨大旋渦。那宇宙黑洞一樣神秘的“渦”,讓人發出“啊!啊!”的贊嘆。

    這神秘而雄壯的麥田奇觀,是“小滿”的招牌意象,讓人感覺,小滿,真不小。它不是花前月下的小家碧玉,它是廣闊的,深邃的,是綠色滿溢、萬物生長的光陰長歌。

    將目光轉向麥田之外,你會發現,小滿啊,真真又滿又不滿。綠已成蔭,塘已滿荷,蠶已成繭,陽光已濃郁,風聲已肥美……大人愛過、小孩正愛著的蝌蚪,隱去黑絲綢一樣的尾巴,長出四條腿,開始生澀澀蹦出草叢。

    油菜沉墜墜的菜莢,青綠肥厚,鼓鼓脹脹,像電影《芳華》里的女舞者,將手一個接一個搭在前者肩上,優美腰肢傾過去、傾過去、傾過去,迎接沉實收獲的日子到來。

    菜園里,瓜果菜蔬,年華正好。油麥、生菜、小油菜綠意蔥蘢,瓜類的藤蔓肆意延伸,豆角秧的觸絲顫動著觸到了架桿。留作種子的芫荽、茼蒿,正在默默孕育。地邊的艾草,綠蓬蓬的香氣分外醒腦……

    斑鳩,咕嘟嘟、咕嘟嘟沉吟著,像久遠年代迂腐的老學究,反反復復做著雷同的囑咐:“好讀書——好讀書——”布谷鳥的叫聲,也響起來了,像金梭投進空氣:“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四聲一度,節奏優美。鳥鳴從田野深處傳來,回聲像彗星拖著長尾劃過,空曠的畫面頓然生出一種宇宙感。

    南方的枇杷在黃,楊梅在紫,北方的櫻桃在紅、杏兒在白……小滿總欠那么一點點瓷實的硬扎、一點點豐腴的肥碩。這是小滿的“留白”,將熟未熟,充滿期待。

    地氣徹底變暖了,在田野里,在草地上,脫鞋脫襪子,赤足踩地,溫暖而愜意。翠翠的味道,被陽光托起來,涌進身體,心思全被染透。大自然的心竅已然打開,舒張了,拓開了,潤滑了;萬物在裂變,在生長,在飽滿。

    生命有限,小得盈滿;盈而不滿,和潤致遠。

    微信圖片_20250519103512.jpg

    小滿勝萬全

    □楊麗麗

    在鄉下,節氣是日子的骨頭,撐起了一年的生活。小滿,是其中一節溫潤又飽滿的骨頭,帶著土地特有的氣息和生命的蓬勃,悄然來到。

    陽光斜斜照在土墻上,連影子都比往日拖得長些。老輩人說,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話我自小聽在耳里,卻總要等麥穗灌漿時節,才懂得其中藏著的耐心與期許。

    清晨的露水掛在狗尾巴草上,風掠過麥浪時,沙沙聲里已摻了幾分沉甸甸的分量。村頭老槐樹記得每一年的物候,小滿的風穿進枝葉間,總能搖落幾片半青半黃的葉子。樹下的石磨盤生著青苔,祖父生前常坐在這兒,用旱煙袋敲著磨盤說:小滿收蒜,芒種栽秧,老天爺的時辰錯不得。如今磨盤還在,煙鍋里的火星卻熄了好些年頭。

    田埂上的野花比往日開得更鬧,野薔薇攀著籬笆瘋長,把農家小院圍成夢境。隔壁王嬸挎著竹籃去菜園,路過我家時停下腳:你看這苦菜長得旺,老輩人說小滿苦菜秀,該掐些回家焯水涼拌了。她的藍布衫被風吹得鼓起,像只裝滿故事的口袋。菜園里,萵筍竄得飛快,油麥菜水靈靈的,正是“小滿三日望麥黃,菜薹青青正當時”。

    正午的陽光曬得人發困,村口老井邊的轆轤吱呀作響。打水的漢子們蹲在樹蔭下歇腳,粗瓷碗里的井水冒著寒氣。有人說起“小滿動三車”的老話,水車、油車、繅絲車,過去這時候該是村里最熱鬧的光景。如今水車早銹在河渠邊,油坊也關了門,唯有誰家院角的老桑樹還在,桑葉巴掌大,風過時沙沙響,讓人想起“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的古訓。

    傍晚的風裹著柴火香,母親在灶間烙餅,鐵鍋里騰起的熱氣模糊了玻璃窗。我蹲在門檻上剝蒜,看鄰家孩子舉著柳枝追蜻蜓。遠處麥浪翻涌,金黃與青綠交織,倒像是老天爺打翻了調色盤。父親扛著鋤頭回來,褲腳沾著泥星子:“地該澆第二遍水了,‘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可不敢耽擱?!?/p>

    月亮升起時,村子靜得能聽見露水墜地的聲音。我搬了竹床到院子里,聽墻角蛐蛐兒叫。風掠過曬場上的草垛,揚起細碎的草屑,在月光里閃閃爍爍。忽然想起楊萬里那句詩: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此刻的麥田,怕也是這般在晚風里輕輕搖晃,守著屬于自己的圓滿。

    鄉下人把日子過成了節氣的輪回,小滿這天,處處藏著恰到好處的豐盈。麥還未全熟,菜正鮮嫩,雨水不多不少,連風里都帶著未言盡的期待。這大概就是老輩人說的“小滿勝萬全”。人生也好,農事也罷,留幾分余地,存些許念想,倒比十全十美更經得起歲月推敲。夜色漸深,我裹緊薄被,聽著窗外的風聲漸遠,恍惚間,竟分不清是風在搖醒夏天,還是夏天在搖醒沉睡的村莊。

    QQ截圖20250519103916.jpg

    活在鄉土的中國

    □米肖

    我母親咕嚕一聲:鄉下的秧插完了。是的,立夏后一周,皖南所有早稻秧基本移栽完畢。

    行走于遠疇野畈,到處白亮亮水田。當遠山氤氳一派深綠,遼闊的虛空中,先知一樣的四聲布谷開始吟唱:發禾發禾,割麥插棵……一聲聲,溪水中洗過的,清澈婉轉。

    我母親頗為疑惑:現在怎么聽不到發禾雀子叫?我也多年不曾聽聞了。發禾雀子,正是四聲布谷。吾鄉給鳥命名的人堪稱哲學家。年年初夏,栽早稻秧時,布谷鳥準時到來。插下的秧苗在急速抬升的氣溫中生發,可不就是“發禾”么?故名發禾雀子。

    早稻秧插下,小麥開始動鐮,小滿駕到。二十四節氣遵循著天時,與植物相知相惜,彼此守信,沒有哪一年讓我們失望過。

    若說起天地精神,我自小便是往來于天地精神之中的。人老了,不自覺活在回憶之中。歲月如倒流。我與我母親一樣,頻頻想起的,總是鄉下日月。

    露臺空出無數花缽。她閑不住,逐一整理出來,讓買點菜苗回來。她將花盆里板結的土壤松一松,敲敲碎,潑水潑得濕潤潤的。一株一株,將菜秧栽好。還有幾只巨大花盆,說要留到仲夏,點大青豆。她且讓我再買兩株絲瓜苗。她站在露臺比劃著,再搭幾個竹架子。

    我一一照辦。

    昨日,白蘭開出第一朵。我們母女倆開始了農業種植。

    我們的血液里,一直流淌著農業文明基因,這一點倒是合拍的??v然暌隔故鄉幾十年,也不忘稼禾之事。

    一位叫海桑的詩人寫:雖千萬人,你是你。我血脈字典里的“你”,是鄉土中國。

    我答應,為她搞點有機肥。

    居所不遠的荒坡溝渠,雜草無數,高及一人。日前被園林工人悉數割倒,晾曬于原地……去坡上,抱幾捧草,捆扎起來。草上夜露未消,香氣沁人……像小時候一樣,收拾草草木木這些事,專注認真。我天生適宜與泥土、青草打交道,胸腔中蕩漾著無窮快樂。不顧小區人異樣目光,徑直將這一捆枯草拎回,繼續晾曬于露臺。再過幾日,劃一根火柴,把它們燒了。

    草木灰正是上好的有機肥。

    吾鄉地處丘陵,地勢平仄如詩行,高低起伏,逶迤復雜。一塊塊稻田,星羅棋布于小河大圩間。暮春,引適量水,歇息一冬的老水牛遷出,套上犁鏵,一圈一圈翻過一遍。長滿鐵蒺藜的耙,也扛出來,人站上去——還是老水牛牽引在前,耘一耘。原本堅硬板結的泥土瞬間華麗轉身,變得松軟平整。一塊一塊水田,宛若大地之眼,潔白如鏡面,既可倒映白云藍天,亦可反射五月的艷陽,靜等稻秧來臨。

    用一根釘耙,自水田中抓些濕泥,附著平行于田埂邊沿,晾曬幾日,便也干了。用鐵鍬尖沿著這窄窄一壟,依次挖出一個個三角形小坑,撒黃豆三兩粒,捧一團火糞蓋住了。不及一周,豆苗出,頂破火糞,伸出一個個深青的問號。發現沒有,所有植物初來人世,俱是打著問號的。是疑惑嗎——這個新鮮奇異的人世,我們是否值得來一遭?

    所有稻秧,在夏風醺醺中抽枝散葉,黃豆苗亦如是。漸漸的,該抓田草了。豆棵里同樣雜草冉冉。不要懶,扛一把鋤頭,輕輕將雜草勾掉,順便松松土,以便根須呼吸舒暢。以后,不用管了,靜等仲夏。

    當藕花風一陣一陣拂過千山萬壑,千畝萬畝稻禾,開始揚花。黃豆禾子仿佛受到愛的感染,也紛紛開起紫色小花。不幾日,花落,莢出,毛茸茸的,微微戳手,不等早稻成熟,便可拔毛豆來吃。四五棵豆禾,連根拔起,一路綠葉蔭蔭地到了門口。拖過一只小板凳,閑閑慢慢剝豆子——這散發著特有香氣的珍珠瓔珞,骨碌骨碌滾滿一碗。大柴灶燒起,略微一點菜籽油熗炒,配兩只紅椒丁,成就著一碗下飯菜。新鮮毛豆,亦可用來做湯,稍微多烀一下,糯而酥爛,微甜。起鍋前,氽一只鴨蛋,透鮮。

    吾鄉,除了青色毛豆,還有紅色毛豆,剝出來,一碗胭脂紅,殊為美麗。有一年,與一群同事前往九華山出差,偶然邂逅一群婦女坐屋檐下剝這種胭脂紅的毛豆,深感異樣。一個多年不曾回到故鄉的人,忽然定住,佇立久之。同事們早已走遠,緊趕慢趕才追得上。

    這樣的初夏時節,故鄉的南瓜牽藤了吧,豆角秧子攀上高粱稈了么?瓠子一貫種在小河邊,開潔白貞靜的花。朝合暮開,亦名“夜開花”?;?瓠子出,同樣毛茸茸的,見風長,自一拃竄至尺余長,子孫滿堂地結,攔也攔不住的。瓠子一生低調謙卑,靜靜委身于密不透風的葉叢中,終日不見陽光,故,渾身綠漆漆的。

    摘幾條瓠子回家,以鍋鏟刮之,新鮮汁液嘭嘭嘭,瞬間濡濕臉頰。我們喜歡將大人切下的瓠子頭尾撿起,合在一起,模擬磨磨子玩。小時候,剝蠶豆,也是要仔仔細細剝出一個個完美的綠殼子的,套在手指尖尖上,舉著十個靈動的綠指甲,在夏風里晃來晃去的。何以小時候總是快快樂樂的,無有愁苦傷悲?大抵得益于山風月色的滋養,無時無刻,不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夕陽的余暉將小河染得一片橘紅,我們扛一只糞瓢,自流水渙渙的小河里舀水,一瓢一瓢潑向菜畦。近旁夏蟲吱吱唧唧,四野蛙聲如鼓如瑟,群星次第亮起,天地俱有回音。

    如今,隔著四十余年歲月往前追溯,并非沒有悸動的。

    村前小河,《詩經》一般逶迤,星辰一樣密集的鵝鴨裊裊,菱角菜即將覆蓋整個河面……每每憶及,栩栩目前。

    童年是一個人所能抵達的最為深遠的精神版圖,一生走不出。它也是一枚尊貴無價的金鑲玉,適合鎖在綠絲絨匣子里珍藏起來。當我們在逐漸扎根的城市累了乏了,想起搬出,愛撫摩挲一番,再靜靜收起,似也得到了寬慰。哦,原來我是有來處的啊,并非孤魂野鬼。

    這遙遠的鄉土里的中國,正是一代代人的精神歸屬,也是我們的底蘊。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這句詩真是好,寫出所有人故鄉的靈動,更寫出天地之靜謐。

    QQ截圖20250519103927.jpg

    但惜夏日長

    □劉鵬

    麥浪翻滾時,想起白居易那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聯合收割機的轟鳴聲中,我站在地頭看金黃的麥海被鋼鐵巨獸吞噬,恍惚間又望見二十年前的自己。

    那時的天還浸著露水,父親磨亮了七把鐮刀。刀刃與磨石相吻的嚓嚓聲驚醒了檐下燕子,也驚碎了灶間的晨霧。母親往竹籃里碼放藍花粗瓷碗,碗底沉著荷包蛋,蛋黃金燦燦汪著油,是留給割麥人的犒賞。祖父用草繩將褲腳扎緊,老棉布汗衫的補丁在晨風里翻飛,像面褪色的旗幟。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真正揮起鐮刀才懂詩中的焦灼。麥稈斷裂時迸發的氣息裹著熱浪撲來,彎腰的姿勢要像張滿的弓,鐮刀揮出的弧線恰好貼著地皮。麥穗沉甸甸地倒在臂彎里,穗尖的晨露洇濕粗布衫,轉眼就被日頭蒸成鹽花。小妹提著陶罐送綠豆湯,蟬在楊樹上鋸著銅鈸,割麥人的影子漸漸縮成墨團。

    午間歇晌最是鮮活。男人們赤膊躺在麥垛的陰涼里,汗珠順著肋骨的溝壑滾落。女人們用麥稈編草帽,細長的金絲在指間翻飛。我和玩伴在麥茬地逮蚱蜢,腳底板被麥茬刺得發癢,偷喝大碗茶苦得吐舌頭。祖父抽著旱煙講故事,說光緒年間鬧蝗災,麥子絕收時連榆樹皮都剝吃光了。

    而今麥收時節回鄉,田埂上再不見磨刀人,無人機在天際盤旋。父親戴著遮陽帽操作收割機,GPS定位比老莊稼把式的目測更精準。麥粒如金瀑瀉入卡車貨廂,揚起的塵霧里飄著柴油的味道。鄉鄰們不再換工幫襯,各自守著承包田,微信群里搶紅包的笑鬧替代了地頭的家長里短,短視頻帶來的短暫性娛樂替代了揮汗如雨的割麥時代。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機械臂代替了鐮刀的寒光。麥客這個行當早成了祖父嘴里的傳說,從前走南闖北的割麥好手,如今只能在家守著最后的菜園子和時代和解。曬谷場變成了休閑娛樂的廣場,本該拾穗的孩子卻在舉著手機抓拍視頻,原本需要忙前忙后做飯送飯的新媳婦再也不用忙碌了,悠閑的坐在客廳嗑瓜子時還不忘數落婆婆的午餐真難吃??芍挥宣溊艘琅f翻滾,在無人注意的時分輕輕搖晃,把三十年的光影揉碎在每一道穗芒。

    暮色里陪父親查看剛收割的麥地,履帶碾過的田壟筆直如線。忽然瞥見地頭殘留的幾株麥子,在晚風里孤零零地搖晃。父親彎腰掐下穗頭搓了搓,籽粒飽滿,他攤開掌心,麥粒躺在縱橫的溝壑里,讓我想起那年落在他草帽上的七星瓢蟲。

    遇見老叔伯開著電動三輪運麥子,車斗里碼著印有二維碼的編織袋。他笑說現在都是訂單農業,麥子不落地直接進了加工廠。我回頭望燃燒的晚霞,忽然懂得古詩里“但惜夏日長”的深意,惜的不是永晝,而是那些與土地肌膚相親的日子,是汗水滴進泥土時綻開的無形之花,在機械文明的轟鳴中,漸漸成了需要屏息凝神才能聽見的遙遠回聲。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成熟熟女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超碰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在线观看_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_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_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