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全省文化高質量發展,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單位近日起草了《關于支持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在“征求意見稿”中看到,我省將出臺多條措施支持文化產業煥新升級、支持文化“破圈出?!?。
鼓勵“村超”“村咖”、民宿等業態
“征求意見稿”指出,我省將強化財政文化資金保障,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保障文化領域重點規劃和項目支出。強化財政資金在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中的引導作用,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統籌省以上文化領域轉移支付資金,加大對農村地區、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皖北地區等支持力度,推動城鄉文化資源均衡配置、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加大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建設力度,支持區域國別研究中心建設。
在支持文化產業煥新升級方面,我省將支持發展文創樓、文創園、文創街、文創角,支持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地。支持各地與滬蘇浙開展平臺載體結對共建,探索文創飛地、園中園等模式。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給予獎勵。在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方面,加快發展動漫、游戲、電競、電音、網絡文學、直播電商、數字創意、網絡視聽等新產業新業態。對經認定的優秀原創動漫項目,給予獎勵。支持打造高品質本土IP電競賽事、電音節,根據品牌影響和營收,給予獎勵。鼓勵游戲技術研發和內容原創,對經認定的精品游戲項目,給予獎勵。促進動漫、電競游戲及其周邊衍生品開發、消費。
同時,我省還將鼓勵有條件的鄉村發展文創、“村超”“村咖”、民宿等業態,對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的村,給予獎勵。開展鄉村休閑度假綜合功能區建設“三師聯創”(規劃師、建筑師、文創運營師等)試點。發揮全省鄉村振興電商聯盟作用,促進農產品、文旅等信息交流共享,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加快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
記者在“征集意見稿”中看到,我省將支持省級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市縣公共文化場館提檔升級,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質增效、農家書屋改革創新、實體書店和城鄉公共文化空間提檔升級,加強鄉村綜合文化服務陣地建設。出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指導意見及服務清單,提高免費開放質效。同時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無障礙和適老化程度。引導扶持群眾性文化活動和賽事,持續打造“好戲安徽”“四季村晚”“百場黃梅唱響百家景區”等品牌,持續開展“送戲”“村歌”、廣場舞聯賽等活動。
在文化保護傳承方面,我省將加強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及黃梅戲文化等研究,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究平臺,實施徽學研究提升、徽州文書館藏、黃梅戲曲本典藏等工程。打造六尺巷等一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場所。支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陳提升和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實施百項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加快推進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推進重點考古發掘、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快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建設安徽黃山古建筑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開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集中連片保護試點,支持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統籌省級相關資金,支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及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保護利用。
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文旅各領域
為了支持文化“破圈出?!?,我省將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合作,支持文化企業建設“海外文化+”中心,推進與海外文化機構建設與合作。支持文化旅游企業、機構參與國家“千帆出?!庇媱?、“徽動全球”出海行動,積極參加各類國際文化和旅游展會。支持舉辦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同時培育文化貿易領軍企業,鼓勵企業、MCN機構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重點培育具有跨境電商服務能力的本土MCN機構。加強數字文化內容建設和國際化發展,支持傳統版權進出口企業開發特色數字出版產品,支持網絡劇、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出海。
在支持文化科技創新方面,我省將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文化領域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對新認定的文化科技研發類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給予獎勵。支持智慧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數字化改造升級,強化智慧景區建設。支持文化科技賦能企業、園區發展,鼓勵利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改進文化創作生產流程。支持5G/6G、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全息成像、裸眼3D等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宣傳文化藝術旅游各領域,鼓勵文旅大模型在導游導覽、酒店預定、智能客服、藝術創作生產、文旅公共服務等場景應用,支持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
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將在金融服務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包括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加大文化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重點增加對文化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健康發展、文化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文化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支持。鼓勵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提供知識產權、影視作品、舞臺藝術、文化遺產等領域保險產品和服務,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證保險、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等險種服務常態化。支持金融機構對文化企業發放知識產權貸款,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
與此同時,我省將加強與高等院校、社會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文化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加速動漫、游戲、創意設計、導演編劇等緊缺急需人才培養。支持建立一批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對引進的國內外文化產業高層次人才,按規定在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學、就醫、出行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建立柔性人才引進機制。對新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國家文化英才工程的給予配套資助,對新入選江淮英才培養計劃杰出項目、領軍項目、青年項目的按有關規定給予補貼、資助,支持國家級領軍人才等開設名家工作室。
另外,我省加大對省、市重點文化和旅游產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支持傾斜力度,支持利用閑置用房、老舊廠房、倉庫等存量房產設施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