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26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合肥開幕,賽迪研究院報告顯示,安徽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已晉升至全國第五。
“去年,安徽省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首次排至全國第五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總工程師秦海林介紹,現場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安徽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在全國31個?。ㄊ?、區)多項評價中均排名前列。
2024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保持增長態勢,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產業結構呈現基礎層(20.3%)、技術層(31.0%)、應用層(48.7%)的三級分布格局,其中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市場主導地位進一步強化。
2024年全國31個省(市、區)人工智能產業競爭梯隊中,浙江憑借人工智能產業實力提升首次躋身引領者梯隊,并超越廣東、上海、北京位居區域潛力第一;江蘇依托南京、蘇州等地集聚大批產業資源;安徽發力智算建設和重點技術攻關;山東強化大模型產業與各領域交叉融合。此外,湖北、四川、福建憑借產業基礎和特色產業,已初步形成區域特色人工智能產業優勢。
其中,安徽發力智算建設和技術攻關,憑借智能算力躍升與場景應用創新首次位居第五位。
2024年,安徽發布一系列推動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的政策措施。產業載體方面,安徽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產業政源,擁有中國科大、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擁有合肥“中國聲谷”、蕪湖“中國視谷”,蚌埠“中國傳感谷”等產業集群,以及安徽人工智能產業先導區等人工智能產業園區。
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國陽在4月26日下午的“人工智能+”場景對接活動中介紹,我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早在2018年就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專項規劃,2021年將人工智能列入全省十大新興產業高位推進。2023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全國較早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和專項政策,系統推進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大應用。2024年,圍繞國家部署“人工智能+”行動,印發實施《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目前全省人工智能規上企業和關聯企業分別為783家和1.2萬家,安徽已成為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布局和重大平臺最為集聚的省市之一。2023年以來,安徽率先啟動了全域應用場景一體化大市場建設,圍繞“人工智能+”釋放高質量場景機會300多項,帶動全省研發推出行業大模型70多個。
省科技廳會同合肥市共同謀劃建設的安徽人工智能產業先導區,目前已吸引行業大模型相關企業落戶14家,全省已建成通用人工智能創新園區5個,正在因地制宜圍繞各自領域和垂域場景,逐步形成關鍵技術研發集聚地和人才活躍生態社區。
目前,安徽人工智能在算力、數據等基礎設施和基金、人才等方面已有一定優勢,全省智能算力超過2.4萬P,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省數據交易所先后上線人工智能專區,人工智能母子基金投資金額超過37億元,全省121所高校直接服務人工智能產業的本科專業點超過240個,在校本碩博人數超過5.3萬人。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 楊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