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順利完成了精品示范村建設,村集體收入140多萬元。今年,我們將推進好藝術振興鄉村工程,依托犁橋水鎮4A級景區,發展農家樂、民宿,實現美村和富村并進?!比涨?,在村頭的文體廣場,說起今年的發展,犁橋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鐘昆侖娓娓道來。
擔任村黨委書記以來,鐘昆侖積極當好發展帶頭人、群眾貼心人、黨建內行人,帶領村“兩委”引入十多個特色生態種植、文旅項目,推進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帶動上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義安區將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優化選育模式,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本領強、服務意識強的黨組織書記“頭雁”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而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2023年,銅陵市義安區堅持黨建引領,立足當地資源稟賦,擇優遴選21個村先行先試,探索實施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幫助各村發展特色產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涌現了“龍云瓜蔞”“和平花生”“星月核桃”“金塔中藥”等一批特色品牌。村民參與村產業發展的積極性日漸高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形成了“黨總支領頭、合作社發展、群眾參與一起干”的良好局面。
2024年,該區堅持以黨建帶社建,切實強化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村供銷合作社“雙社聯動”作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廣大農戶共同富裕。據統計,2024年該區8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均經營性收入達110.54萬元、同比增長31.2%,村均經營收益63.54萬元、同比增長6.11%;經營收益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組織達54個,全域集體經濟強村鄉鎮達4個。
黨建引領不僅是激活村集體經濟活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紅色引擎”,也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義安區聚焦基層治理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黨員干部跑辦代訪”機制,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完成區級和4個鄉鎮級“楓橋式綜治中心”建設,劃分農村網格383個,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工作機制,整合鎮村綜治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為民服務大廳等平臺,打造便民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信訪接待、矛盾調解等“一站式”服務,并構建“黨建+三治”治理體系,建立以“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為基礎的“一約三會”制度,不斷豐富鄉村治理載體,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質效。(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