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76載光陰流轉,渡江戰役的激昂號角仍在耳畔回響。4月20日上午,由渡江戰役紀念館主辦的“破浪千帆今猶在 紅色基因永奔流”——渡江戰役勝利76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紀念館南廣場舉行。老戰士后代代表、中小學師生、眾多合肥市民齊聚現場,追憶“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闊歷史,銘記“堅定信念 革命到底 軍民團結 奮勇爭先”的渡江革命精神。
9時30分,在渡江戰役紀念館南廣場,全體人員肅立齊唱國歌,活動正式開始。合肥市萬慈小學學生以情景朗誦《致敬》歌頌革命先輩英勇不屈的精神,稚嫩的臉龐、充滿力量的表達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合肥市警備區原政治部副主任黃寧江、安徽省新四軍研究會聯絡委副主任袁正青作為老戰士后代代表,結合父輩參戰經歷,講述了革命先輩們突破長江天塹的歷史細節,并與現場的中小學生和市民互動。
“如果革命先輩看到今天的中國,您覺得他們最開心的會是什么?”現場一名小學生向黃寧江提問?!拔蚁?,能夠看到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樂業,孩子們在美麗的校園里讀書,是他們最開心的?!秉S寧江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革命烈士的遺愿、遺志中找到?!斑@也是革命先烈為什么愿意流血犧牲的根本原因?!?/p>
“我的父親袁文明是一名新四軍老戰士,在槍林彈雨、南征北戰的崢嶸歲月里,曾7次負傷、多次立功受獎。魯南戰役中,作戰勇敢戰功突出,被授予‘爆破英雄’光榮稱號?!卑不帐⌒滤能娧芯繒摻j委副主任袁正青在發言中告訴大家,父親去世后,在火化的骨灰中,發現了三枚殘留在體內70多年的彈片?!案赣H在世時,每當回望自己的戰斗經歷,他總是念念不忘那些為了革命英勇犧牲的戰友們?!痹啾硎?,渡江戰役已經過去76年了,渡江革命精神依然歷久彌新,成為今天人們努力學習、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坝辛诉@樣不怕艱苦、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們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看到許多少先隊員和青年學子參加當天的活動,袁正青非常欣慰?!八麄兪菄业奈磥?,希望他們學習革命先烈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在報效祖國的征程上,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p>
在活動現場,合肥市師范附屬小學學生通過情景朗誦《革命精神 永放光芒》,展現革命薪火的代代傳承。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嘉陵江路校區學生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如愿》,以歌聲致敬英烈壯舉。原創情景劇《我送親人過大江》聚焦群眾支援前線的真實故事,生動詮釋“最后一粒米送去做軍糧”的軍民魚水情。
活動結束后,不少市民走進渡江戰役紀念館,烈士名錄廳互動留言區當天共收到數百份手寫留言,大家用筆墨寄托對先烈的深切緬懷,每一份感言都承載著對英雄的崇敬與追思。(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文 楊雪嬌/攝 通訊員 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