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養牛大縣,利辛縣曾因牛而“?!?。近幾年,隨著色紡、混紡、織布、針織等相關企業相繼落戶利辛,逐步構建起“紡、織、染、衣”的紡織業四大鏈條,通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輕紡服飾產業“老樹發新芽”,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躋身全省縣域經濟20強,位列17位。輕紡服飾工業總產值突破130億元,同比增長58.8%,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突圍的“利辛樣本”。
戶外品牌伯希和、工信部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翰聯色紡……短短數年,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長勢頭旺的行業頭部企業在利辛扎根、起勢、開花,在養牛大縣編織起“織女夢”。
十多年前,利辛縣還深陷紡織產業“小而散”的困局——500多家企業分散經營,產品局限于絲網、紗門等低端領域,競爭力較弱。在輕紡服飾產業轉型中,技術突破是破局關鍵。安徽翰聯色紡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獨創的“紡前染色”工藝,改寫了傳統紡織業“先紡紗、后染色”的百年流程,將紗線顏色配方提升至4000余種,成為全球色紡顏色種類最全的企業。2020年,該公司獲評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為破解“單打獨斗”困境,利辛縣以智能化改造串聯產業鏈。
在利辛縣雪紡紡織有限公司,智能化渦流紡紗機飛速運轉,一根根差別化纖維混紡紗線自動成型?!皞鹘y紡紗機1小時產300米,渦流紡可達9000米!”總經理苗杰算了一筆賬:效能提升30倍,年產能突破10萬噸,國內高端紗線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據介紹,利辛縣雪紡紡織有限公司是翰聯色紡與當地國有獨資企業利辛縣天富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強強聯合,讓利辛縣輕紡產業道路更加寬廣。
智能化改造不僅讓單家企業脫胎換骨,更串起了產業鏈“黃金走廊”。利辛縣本土戶外品牌“伯希和”依托當地紡織基材優勢,研發出防水透濕、抗菌抗UV等功能性服裝,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成功躋身國際戶外運動服飾第一梯隊;利辛縣推出的“以商招商”的模式更是吸引蘇州京盛和來利辛縣投資興業。蘇州京盛和落戶利辛后,半年建成60萬件成衣產能。在利辛縣,現已形成“從一根紗到一件衣”的全鏈條。利辛縣政府各部門“保姆式服務”已經讓輕紡業在利辛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也讓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倍增。
由棉到紗,由紡到衣。輕紡服飾產業作為利辛縣的支柱產業,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縣輕紡服飾從業人數近6萬人,同比新增就業2000余人。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