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疊柔性玻璃、可下海浮法玻璃、可發電新型光伏玻璃……在安徽省蚌埠市,玻璃的界限被大大拓寬。在蚌埠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由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的8.6代OLED玻璃基板正在進行生產工藝改進,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它的尺寸、應力等關鍵性能指標均處于國際領先。一片薄薄的玻璃,如今已發展成為潛力巨大的“高精尖”產業。
近年來,蚌埠成功將玻璃產業從傳統的制造領域轉型為高科技領域,實現了玻璃產業的華麗轉身。如今,玻璃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已成為蚌埠當地的重要支柱型產業,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
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等科研院所,蚌埠市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玻璃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層次平臺,研發生產了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銅銦鎵硒發電玻璃、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等眾多原創成果。
蚌埠市擁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中電科40/41所、安徽財經大學等眾多高校院所以及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蚌埠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同時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通過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全方位吸引人才、項目和資金等各類要素資源。在此基礎上,蚌埠市全力推動玻璃新材料產業集群的集聚發展,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從而培育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去年年底,安徽自主生產的第一片汽車玻璃在蚌埠高新技術開發區安徽武耀汽車玻璃有限公司成功下線,填補了安徽作為汽車大省沒有本土汽車玻璃配套的空白。
2023年11月,蚌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武漢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成立安徽武耀汽車玻璃有限公司,攜手建設年產400萬套新能源汽車玻璃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一期投資5億元,計劃建成夾層前擋風玻璃、頂蓋生產線、門玻生產線、角窗生產線、后擋風玻璃生產線等6條汽車玻璃生產線,形成年產100萬套汽車玻璃產能。待6條產線建齊后,蚌埠將擁有全門類汽車玻璃生產能力。
從“老工業基地”到“新玻璃之都”,近年來,蚌埠市瞄準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等六大產業集群,不斷加大創新平臺建設扶持力度,去年新增省級企業研發中心13家,先進玻璃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重組。
目前,蚌埠已成為國內唯一能生產顯示產業所需全部玻璃品種的城市,千億級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推進。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