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1日,第二屆“長三角康養產業對接會”在馬鞍山市和縣舉行。大會以“智創康養、和合共生”為主題,由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徽省總工會指導,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現代服務業聯合會聯合主辦,對接會吸引長三角地區及全國康養產業頭部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參加,共謀康養產業發展新藍圖。
馬鞍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永紅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馬鞍山正錨定打造長三角“白菜心”的發展定位,著力構建“醫養融合、文旅康養、運動康養、智慧康養”四位一體產業格局,探索特色高質量發展路徑。
安徽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云在致辭時表示,安徽要發揮科創、生態、文化優勢,主動引領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康養產業特色化、集群化、智慧化發展,構建“全齡服務、全鏈布局、全域統籌”的產業體系,攜手滬蘇浙推動長三角康養產業實現新的跨越。
會上,安徽省康養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揭牌成立。該聯盟由中科(安徽)智慧健康創新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數據空間研究院、安徽省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等3家單位發起,首批148家單位組成,標志著長三角康養產業邁入“協同創新、聚力共贏”新階段。
在簽約環節,重大項目及重大事項簽約共17個,覆蓋智慧康養技術研發、健康醫療基地建設、文旅康養融合等領域。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人居智庫工作委員會會長李響提出對標聯合國標準建設"世界康養城市"的國際化路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怡寧剖析AI與健康管理融合的技術趨勢;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何莽深度解讀中國康養產業政策與長三角發展機遇。
亳州、滁州、黃山、廣德、含山等地代表展示了“中醫藥康養”“森林療愈”“徽文化養生”等特色模式。
作為長三角康養版圖的“點睛之筆”,和縣以“千年古城+生態秘境”的獨特優勢,正加速成為產業創新沃土。此次對接會不僅推動了一批優質項目落地,更以跨域協作的“安徽樣板”,為全國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