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剛到,細嫩的蕨菜便從地面探出了頭,好奇地張望著世界。
蕨菜,又名拳頭菜、貓爪、龍頭菜等,屬風尾科,是蕨類植物的一種。莖細稈高,棕色細毛,葉為綠色,長大成茅草。春日采蕨,古已有之。尋根究源,早在《詩經》便有記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李白有詩: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
兒時采蕨辛苦,但快樂。年幼時,鄉下孩子大多要上山放牛,我常常相約幾位要好的伙伴,沐浴著清晨第一抹陽光,聆聽著路旁樹枝上鳥鳴,一路蹦蹦跳跳把牛趕到山上。此時,山道邊、荊棘叢里、低矮的灌木下,一根根鮮嫩欲翠的蕨芽破土而出。它們如淘氣的小娃娃,一簇簇擠在一起,葉子連著葉子,有的在握拳練功,有的在舒展筋骨,有的則在舉目眺望,姿態各異,情趣盎然??吹揭桓冻鰦康霓Р?我們不由自主蹲下身子,一根根掐著蕨菜肥厚的莖葉底部,稍微用點勁掐下。
采回家的蕨芽,渾身裹著一層細細薄薄的茸毛,拿在手中的感覺非常柔軟。蕨菜要趁鮮吃。母親已在廚房燒水,她先將蕨菜在滾燙的開水里過一下,然后再放到盛好冷水的盆里浸泡一夜,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將搗好的大蒜、姜末擱在蕨菜上,再將鍋里冒煙的清油連鍋端起澆在蕨菜上,隨著“滋啦”聲響,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拌蕨菜呈現眼前。
堆盤炊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飴,但覺餒腹回春熙。明代詩人羅永恭的這首詩,就是贊譽野山蕨美味的。倘在爆炒野山蕨時,再加進一些臘肉丁,那味兒就更香了,堪稱絕品,讓人品后回味無窮。然而,我還是喜歡母親做的素炒蕨菜三鮮山珍小蔬。該菜肴以春菇、春筍和蕨菜為原料。將香菇去蒂,春筍切絲,沸水焯過,去其淡淡苦澀味,把鍋燒熱,將香菇和筍絲一同下鍋煸炒片刻,再倒入蕨菜,調入味料,略為烹炒,即可裝盤上桌。
聽母親說,蕨全身是寶,它長出來的莖葉能吃,地下的蕨根也是一種原生態食材,蕨粑就是由蕨根經過五六道工序提取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種農家美食。兒時,母親把蕨根挖來后,洗掉泥巴,用石磨磨碎,清水淘洗,留下汁液讓其慢慢沉淀,并多次換水,直到蕨粉完全變白。吃時,鍋燒熱,倒入蕨粉,不停攪動,變成蕨粑,可直接煮著吃,或炒著吃。
有時,母親還把蕨菜曬成菜干,想吃的時候,用清水泡開。泡發的蕨菜和新鮮蕨菜并無太大區別,但不怕麻煩的話,也可將新鮮蕨菜切成小段,用淡鹽水或米湯水泡好密封,這樣就能在六七月“青黃不接”時,拿出調劑胃口。春天的味道,也能保留得很長很長。
(鐘竹意)
【橙筆記】食蕨
安徽商報
張雪子
2025-03-24 08:51:15
春天剛到,細嫩的蕨菜便從地面探出了頭,好奇地張望著世界。
蕨菜,又名拳頭菜、貓爪、龍頭菜等,屬風尾科,是蕨類植物的一種。莖細稈高,棕色細毛,葉為綠色,長大成茅草。春日采蕨,古已有之。尋根究源,早在《詩經》便有記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李白有詩: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
兒時采蕨辛苦,但快樂。年幼時,鄉下孩子大多要上山放牛,我常常相約幾位要好的伙伴,沐浴著清晨第一抹陽光,聆聽著路旁樹枝上鳥鳴,一路蹦蹦跳跳把牛趕到山上。此時,山道邊、荊棘叢里、低矮的灌木下,一根根鮮嫩欲翠的蕨芽破土而出。它們如淘氣的小娃娃,一簇簇擠在一起,葉子連著葉子,有的在握拳練功,有的在舒展筋骨,有的則在舉目眺望,姿態各異,情趣盎然??吹揭桓冻鰦康霓Р?我們不由自主蹲下身子,一根根掐著蕨菜肥厚的莖葉底部,稍微用點勁掐下。
采回家的蕨芽,渾身裹著一層細細薄薄的茸毛,拿在手中的感覺非常柔軟。蕨菜要趁鮮吃。母親已在廚房燒水,她先將蕨菜在滾燙的開水里過一下,然后再放到盛好冷水的盆里浸泡一夜,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將搗好的大蒜、姜末擱在蕨菜上,再將鍋里冒煙的清油連鍋端起澆在蕨菜上,隨著“滋啦”聲響,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拌蕨菜呈現眼前。
堆盤炊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飴,但覺餒腹回春熙。明代詩人羅永恭的這首詩,就是贊譽野山蕨美味的。倘在爆炒野山蕨時,再加進一些臘肉丁,那味兒就更香了,堪稱絕品,讓人品后回味無窮。然而,我還是喜歡母親做的素炒蕨菜三鮮山珍小蔬。該菜肴以春菇、春筍和蕨菜為原料。將香菇去蒂,春筍切絲,沸水焯過,去其淡淡苦澀味,把鍋燒熱,將香菇和筍絲一同下鍋煸炒片刻,再倒入蕨菜,調入味料,略為烹炒,即可裝盤上桌。
聽母親說,蕨全身是寶,它長出來的莖葉能吃,地下的蕨根也是一種原生態食材,蕨粑就是由蕨根經過五六道工序提取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種農家美食。兒時,母親把蕨根挖來后,洗掉泥巴,用石磨磨碎,清水淘洗,留下汁液讓其慢慢沉淀,并多次換水,直到蕨粉完全變白。吃時,鍋燒熱,倒入蕨粉,不停攪動,變成蕨粑,可直接煮著吃,或炒著吃。
有時,母親還把蕨菜曬成菜干,想吃的時候,用清水泡開。泡發的蕨菜和新鮮蕨菜并無太大區別,但不怕麻煩的話,也可將新鮮蕨菜切成小段,用淡鹽水或米湯水泡好密封,這樣就能在六七月“青黃不接”時,拿出調劑胃口。春天的味道,也能保留得很長很長。
(鐘竹意)
春天剛到,細嫩的蕨菜便從地面探出了頭,好奇地張望著世界。蕨菜,又名拳頭菜、貓爪、龍頭菜等,屬風尾科,是蕨類植物的一種。莖細稈高,棕色細毛,葉為綠色,長大成茅草。春日采蕨,古已有之。尋根究源,早在《詩經》便有記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李白有詩: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兒時采蕨辛苦,但快樂。年幼時,鄉下孩子大多要上山放牛,我常常相約幾位要好的伙伴,沐浴著清晨第一抹陽光,聆聽著路旁樹枝上鳥鳴,一路蹦蹦跳跳把牛趕到山上。此時,山道邊、荊棘叢里、低矮的灌木下,一根根鮮嫩欲翠的蕨芽破土而出。它們如淘氣的小娃娃,一簇簇擠在一起,葉子連著葉子,有的在握拳練功,有的在舒展筋骨,有的則在舉目眺望,姿態各異,情趣盎然??吹揭桓冻鰦康霓Р?我們不由自主蹲下身子,一根根掐著蕨菜肥厚的莖葉底部,稍微用點勁掐下。采回家的蕨芽,渾身裹著一層細細薄薄的茸毛,拿在手中的感覺非常柔軟。蕨菜要趁鮮吃。母親已在廚房燒水,她先將蕨菜在滾燙的開水里過一下,然后再放到盛好冷水的盆里浸泡一夜,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將搗好的大蒜、姜末擱在蕨菜上,再將鍋里冒煙的清油連鍋端起澆在蕨菜上,隨著“滋啦”聲響,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拌蕨菜呈現眼前。堆盤炊熟紫瑪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飴,但覺餒腹回春熙。明代詩人羅永恭的這首詩,就是贊譽野山蕨美味的。倘在爆炒野山蕨時,再加進一些臘肉丁,那味兒就更香了,堪稱絕品,讓人品后回味無窮。然而,我還是喜歡母親做的素炒蕨菜三鮮山珍小蔬。該菜肴以春菇、春筍和蕨菜為原料。將香菇去蒂,春筍切絲,沸水焯過,去其淡淡苦澀味,把鍋燒熱,將香菇和筍絲一同下鍋煸炒片刻,再倒入蕨菜,調入味料,略為烹炒,即可裝盤上桌。聽母親說,蕨全身是寶,它長出來的莖葉能吃,地下的蕨根也是一種原生態食材,蕨粑就是由蕨根經過五六道工序提取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種農家美食。兒時,母親把蕨根挖來后,洗掉泥巴,用石磨磨碎,清水淘洗,留下汁液讓其慢慢沉淀,并多次換水,直到蕨粉完全變白。吃時,鍋燒熱,倒入蕨粉,不停攪動,變成蕨粑,可直接煮著吃,或炒著吃。有時,母親還把蕨菜曬成菜干,想吃的時候,用清水泡開。泡發的蕨菜和新鮮蕨菜并無太大區別,但不怕麻煩的話,也可將新鮮蕨菜切成小段,用淡鹽水或米湯水泡好密封,這樣就能在六七月“青黃不接”時,拿出調劑胃口。春天的味道,也能保留得很長很長。(鐘竹意)